《什么是西安》刷屏 引发市民“点赞西安”热潮(2)
关注“热门”
把西安鲜活的一面展现出来
一句话解释星球研究所是什么,那就是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风光的年轻人组成的团队。星球研究所创始人耿华军毕业于北大,因为热爱地理,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投身内容创业。耿华军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在地理类自媒体排行第一位,在中国科协、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典赞·2017科普中国”中被评为“十大科普自媒体”。
是什么原因让这群“地理控”选择西安作为选题?又是如何创作出这篇大火的文章? 对此,耿华军表示,抖音上西安摔碗酒、毛笔酥等内容在全网爆红,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的西安,无疑是最近最热门的城市之一。“西安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厚重的历史感,但是西安无论过去的辉煌,还是现在的再次崛起,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我们发现这个原因就是它鲜活的创造力,这点往往被大家忽视了,所以我们想把鲜活的西安展现给大家。”耿华军说,有了想法,他们这群地理控便开始着手准备。
创作过程
历时两个月打造精品
为了让这篇文章文图更加精益求精,团队前期准备工作在3月初就启动了,前前后后加上文章写作,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
“无论是整理还是写文章,或者是做图都需要去啃大量资料,只有对资料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对西安这座城市有自己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将文章呈现出来。”耿华军告诉记者,团队人员为此付出了很多,仅查阅与西安有关的书籍、杂志期刊、纪录片以及网络资料等就多达65份,其中书籍占比较大,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市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的《西安通史》,还有国内外一些知名学者的著作也带来新鲜灵感。
“我们这次一共获得了一百多位摄影师投稿,除了呈现出来的照片,还有很多没有呈现出来的西安美图,摄影师的参与热情很高。”专题图片负责人张靖说,虽然自己也曾去过西安,但看到一个个摄影师呈现出来的图片,自己深深被西安之美惊艳到了。
迅速走红
一个小时阅读量破10万
《什么是西安》发布后,一个小时阅读量破10万,图文点击量120万次,朋友圈分享达8万人,留言量1400条。杨叙说,如此高的阅读量及转发人数,让他们始料未及,《什么是西安》也成为了星球研究所最快破十万的文章之一。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不少读者表达他们对西安的深厚情感,他们或决定永远留在这个城市发展,或在外漂泊还是对家乡极度思念,但一字一句都能感受到他们对西安的深爱、期盼与祝福。”让耿华军记忆深刻的是一名读者说:“很少有一篇文章能让一个中年男人在上班的地铁上突然感到眼睛有些湿润。长安道,一回见,一回老。这个城市,能容下我所有的梦想、喜悦、痛苦和一切。”
他们认为,“走在西安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气势恢宏的古建筑,而是在琐碎中看到生活与遗址的交汇融合,长安城的每一片砖瓦,每一处残垣都有着数不清的历史与故事”;他们感叹,“艺术源于多姿的生活,艺术源于悠长的历史。沉郁厚重才是美的基因所在,时尚只是历史长河在当代的审美呈现。不信你看——那鲜衣怒马的少女,跨越千年仍是当下最时髦的少年!”
他们对长安念念不忘。“西安对于现代中国而言,是中华文明最辉煌鼎盛的遗迹寄托,来西安的人不仅仅是来看今天的西安,而是寻找梦中的长安。这是中华文化浸润下滋养下的长安,大气辉煌的长安城我们无缘得见,但只要中华文明存在,‘长安’这个词就一直会激荡在我们的灵魂深处。”耿华军说,大家的留言让人动容。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