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西安》刷屏 引发市民“点赞西安”热潮(4)
市民心声
欢迎更多人来古城把西安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近几日,在西安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大家谈论的热点话题——家门口的山和水,美得都快不认识了。纷纷拿起手机,拍了身边的美景和城市生活,也晒起了他们心目中的大西安。
“将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情怀勾勒了出来,将我们一辈辈人引以为傲的西安,美美地亮了个相,惊艳了世界。”西北政法大学一位教师感慨地说,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人,她发自内心为这座城市点赞,为正在飞速发展的大西安点赞。
“在西安生活已有4个年头了,还记得第一次来到古都时,更多的兴奋来自于味蕾的享受。”我市南郊一所高校在读研究生闫若然表示,无论是羊肉泡、桂花糕、凉糕、甑糕,还是油泼面、裤带面、臊子面,无论是鼓楼、钟楼的沉稳大气,还是大雁塔、小雁塔的历史韵味,都给西安这座古城增添了无限魅力。
西北政法大学学生张磊表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每次看到那么多游客来往西安,特别自豪。西安的历史比较悠久,它有很多的名片:“一带一路”“国家中心城市”“春晚分会场”……这些都是我们向其他人“炫耀”的资本!“现在正是暮春初夏,西安的景色正美,作为一名大学生,欢迎更多人来西安看看,把西安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西安读书这七年来,从一开始的不习惯到毕业时的种种留恋,我的青春都写在了这座城市,西安俨然是我的第二故乡。”家住朱雀门附近的王女士表示,她是安徽人,毕业后在其他城市工作了几年后,最终还是选择回来。她说,“车让人”等城市新形象值得点赞,再加上这座古城自带的文化气质,让人不得不爱。
“在西安生活了35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对这座城市的感知和认识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年岁悠悠而生命独有的城市,她的平和、朴实、包容、谦雅,与我心之期许不谋而合。”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庞晓虹教授表示,这几年大西安发展越来越好。“西安这个城市怎么样”,庞晓虹说她的答案是:喜欢这个城市的人文气息之大气儒雅、自然环境之丰富多彩,总有一种让人难以舍弃的留恋。这些年,西安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在原有基础上越来越雅致舒适,更显现出一个有悠久历史积淀城市特有的魅力。
我市南郊一所高校在读研究生杨鉴鉴表示:“《什么是西安》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解读,若非文中图片与文字的完美配合,即使在西安呆了多年的人,也难以一时半会儿读出来,这些图片视域很广,索引着西安的历史与未来,美轮美奂的图片铺排成独特的视觉冲击力,让我更加了解了西安,也爱上了西安!”
“西安的美景都在我心里,一年四季,变幻不同,我将用镜头记录下来。”著名摄影师飞马表示,常年扛着摄影机行走在西安,透过镜头看到的西安,市容越来越好,护城河不再是垃圾满河,而是多了游玩的人;人行道两旁的绿化、树荫下的花更赏心悦目;可供市民参与的文化娱乐项目更加丰富。“秦腔、儿童剧、陕派相声、街头演出等,让西安变得越来越好!”
“说起西安,它是一座文化厚重的古城,一城文物半城仙。”在一家文化机构工作的白领李彬表示,路遥、贾平凹、陈忠实等陕西作家能构成文学陕军绝非偶然,只有陕西、只有西安才能孕育出这么密集的文人墨客;陕西籍导演张艺谋、王全安、顾长卫也都带着深深的陕西文化烙印,让影视陕军成为中国导演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还有摇滚之都西安盛产摇滚歌手,郑钧、张楚、许巍等把西安人的桀骜表现出来……“西安这座古城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淀确实很深厚,西安近几年发展进入了加速期,很庆幸自己正在经历、参与着西安实现新时期的崛起。”
“从2010年开始,我就生活在西安了。西安的一点一滴发展,我都非常关注。看到这篇网红文章,原以为又是标题党,点进去之后着实被惊艳到了!”大学教师徐鹏表示,西安原来这么美,鲜衣怒马再千年。西安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交通特别便利,美食数不胜数。随着成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安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更加的开放,更加的包容,更加的国际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