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垃圾填埋场将满 西安垃圾强制分类倒计时(2)
现场仅剩一小块区域可供填埋
从观景台向下方俯瞰,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宽广的空地。满眼望去,一层层待填埋的垃圾五颜六色,伴随着清运车倾倒时散发的刺鼻气味,让人忍不住捂住口鼻。填埋场内,垃圾清运车反复碾轧形成环形的车辙印,推土机则将倾倒的垃圾压实压平,便于处理。一些已经达到饱和无法继续填埋的区域,被黑色的专用HDPE膜(高密度聚乙烯膜)覆盖着。现场仅剩下一小块区域可供填埋,而较早填埋的区域已被植被覆盖,从外表已无法看出。
林亦凡说:“每层垃圾在黄土覆盖的基础上采用HDPE膜二次覆盖,以减少臭气的扩散和雨水的下渗。此外,考虑到场区安全和提高作业标准的需要,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从2014年11月1日起,将垃圾填埋作业时间调整为早6时至晚10时的16小时作业运行,以实现作业面每日覆盖,缩小垃圾暴露面积,减少暴露时间,减少气味发散污染。”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无法想象,为了填埋垃圾,更好地固定堆体,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为整个“垃圾山”建立了大数据监控,大屏幕上显示着园区天气、温度以及与园区内人员生活相关的实时数据,上线了填埋监管系统,从“基础设施子系统”“车辆管理子系统”“大数据显示”“终端计量子系统”“官网后台管理”“视频监管子系统”“堆体安全子系统”“固废监管子系统”8个维度全方位监控,通过监管系统,不但能随时监控到园区特别是填埋场的动态,还能看到垃圾处理各个设施的情况、数据,以及园区3D模型等直观、动态信息。多家高校的相关学科将这里作为实习基地。
据了解,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占地1031亩,库容量3463万平方米,是西安城区唯一的一座垃圾填埋场,目前也是全国单体库存容量最大的一座垃圾填埋场。1994年刚投入运行时,一期工程当时每天只有1000吨左右。近10年收运垃圾量平均增长率在8%到10%。2018年的日均量达到了10056吨。预计到今年10月底,这里就将饱和封场。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