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垃圾填埋场将满 西安垃圾强制分类倒计时
俯瞰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 本报记者 陈飞波 实习生 华人 摄
西安垃圾日产量25年增10倍
1994年6月开始运行的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是目前国内库容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场。而到今年10月,这里也将达到设计库容,随即封场。从最初日填埋垃圾不足千吨,到如今每天接纳填埋生活垃圾万余吨,25年时间里,西安市的生活垃圾日产量增了至少10倍。
今年9月1日起,《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将正式施行,西安垃圾强制分类已迎来倒计时。8月5日上午,记者走进西安市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直观感受这里的工作,带你更深入地了解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
堆体已有50层楼高25年日产垃圾量增了10倍
在导航上搜索“江村”二字,行车距离目的地越近,沿途遇到的垃圾清运车越多。到目的地附近时,仅两车道的路面上,垃圾清运车一辆接一辆排着队缓慢前行,一眼望不到头。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垃圾臭味,让人忍不住想要逆行超车。
上午10时许,距离江村沟垃圾填埋场还有数百米远,30余辆垃圾清运车已排成长队在此等候。在园区入口处,进入的垃圾清运车正依次过磅称重,随后前往垃圾填埋区。
进入填埋场,就算是忽略一辆辆垃圾清运车从身边开过时刺鼻的气味,你也完全无法回避空气中的水分落在皮肤上的黏腻感。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工作人员林亦凡告诉记者:“这是工艺要求的,夏季垃圾含水量大,为了尽可能减少垃圾产生的异味,现场的风炮机一刻不停地工作,以雾气的形式喷洒除臭剂,和治污减霾的雾炮车是一个道理。”
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整个填埋场情况,林亦凡首先带记者参观了沙盘。这是按整个园区的地形与设施等比例复制的。中控室、气象站、调节池、渗滤液处理车间、发电厂等,形成一条完整的垃圾处理流水线。
林亦凡说:“很多没有来过填埋场的人,都想象着被拉来的垃圾随便用土一埋就行了,其实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江村沟目前的垃圾堆体已有150米,相当于50层楼那么高。从固体垃圾填埋这一块,垃圾产生的水和气是处理的最大难点。在过去的25年里,西安的日产生活垃圾已从不足1000吨,到2017年时突破1万吨,而西安目前是国内唯一一个靠填埋来解决主城区生活垃圾的城市。为了应对这样的增长,25年来我们绞尽脑汁,经历了从粗放到精细化,从精细化到数字化的变化。我的很多同事当年大学毕业就到了江村沟,如今已经快退休了,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这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