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在即 将启动生态修复打造园林式公园(2)
出场垃圾车会进行冲洗清洁
最大限度减少沿途二次污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严格按照国家部颁标准实行填埋作业。库区平台作业按每50米为一个单元,以4-6米高度由上游至下游分层推进,垃圾倾倒满一个单元,覆盖30cm黄土,推平压实后继续向前推进。在平台作业基础上,再用高密度聚乙烯膜对整理完毕的作业区进行二次中间覆盖。同时,每日对还未进行黄土覆盖的裸露垃圾区域夜间用HDPE膜进行临时覆盖,次日填埋再揭开。这样大大减少了填埋气逸散,提高了雨污分流效果。2003年政府引进外资建设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厂,目前建设6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7500千瓦,日处理填埋气约10万立方米,年发电量5000万度左右。近几年随着垃圾量的不断增加,填埋气产量也随之增加,为确保填埋气的高效收集利用,填埋场于2015年建设一台填埋气燃烧火炬,下一步计划引进填埋气提纯等先进技术,想方设法提高填埋气处置利用率。
李瑞防说:“从这里离开的每一辆垃圾车我们都会用环保洗涤剂对其进行冲洗清洁,最大限度减少垃圾沿途二次污染。”
江村沟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将同步启动生态修复工作
李瑞防介绍,起初那些年,倾倒到填埋场的垃圾多是生活垃圾、废旧物品,包括家具和衣物等,塑料制品并不是很多,但现在垃圾成分越来越复杂,各种电子元件、废旧电池、建筑垃圾都混在里面,这些垃圾很多都是可利用的,但却被错误投放到这里,“就像厨余垃圾,大多可以生产成有机肥料或者作为工业原料,一些其他垃圾通过焚烧处理就可以发电,资源再利用。生活垃圾分类做好了,很大一部分就能回收再利用,不仅垃圾的量减少了,还可以变废为宝。”李瑞防很感慨,前端垃圾分类到位,末端处理难度就会大为降低,也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据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后江村沟”时代,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建设项目将持续推进。记者了解到,为解决西安未来20年生活垃圾的填埋处置问题,目前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西安市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场)已经着手建设,2020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和配套环保设施建设,具备先期投用条件,2022年底完成二期工程全部建设内容。
该负责人说:“10月底封场在即,江村沟垃圾填埋场也将启动原位生态修复项目,在江村沟生活垃圾填埋场最终封场后,对其整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修复,以实现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助力区域经济和生态建设发展,同步建设大型环保教育基地和科研基地的目的。你目前看到的这些景象都将被一层厚厚的黄土覆盖,上面将打造成为园林式公园,向公众开放。”
作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的城市之一,西安市将从9月1日起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对可回收物采用循环利用,对有害垃圾采用无害化处理,对厨余垃圾采用生化处置等方式利用,对其他垃圾采用焚烧发电、填埋等方式处理,逐步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9月1日起,除了与四种不同颜色相对应的垃圾桶之外,也将相应配备四种垃圾车进行分类处理垃圾,随意投放垃圾的个人和单位会面临处罚,同样,已经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也不得混合运输,否则同样会面临最高3万元的罚款。与此同时,根据《西安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西安正在加快建立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系统。 记者 肖琳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