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同欲者胜 敢于担当者赢 ———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办国卫巩固提升工作综述
环境关乎形象,环境更是民生。国卫巩固提升工作开展以来,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办上下同欲、攻坚克难,使辖区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如今漫步在七一路辖区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道路干净整洁,市容市貌焕然一新……这些变化都是以“创卫岗位为战位”的七一路党员干部群众,在国卫巩固提升的道路上不懈奋斗的成果。
以岗位为战位,突出四力齐聚,打好全员攻坚战。城市是我家,创卫靠大家。全民动员、全员参战是国卫攻坚决胜的关键之关键。街道办坚持弘扬“迎难而上、锲而不舍、齐头奋进、精耕细作”的创卫精神,全力凝聚街道、社区、包抓部门、辖区党员群众“四力”,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全员动员参与,引领群众动手,共同打好国卫巩固提升攻坚战。街道办一班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手抓建立机构、研判问题、制定措施、督导推动,一手又深入现场解决问题。充分发挥社区创卫主力军作用,社区工作者、各居民小组、网格员、志愿者恪尽职守全力投入。积极与包抓部门联系沟通,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共同打造七一路美好环境。充分发动辖区党员群众共同参与,形成了国卫巩固提升工作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参与者、监督者、保洁员、宣传员的良好氛围。
以问题为导向,突出啃硬骨头,打好集中攻坚战。七一路街道办辖区老旧小区、棚户区较多,整体基础设施条件差。为此,街道办全面动员辖区单位,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群众,认真对照国卫标准,梳理难点问题,积极行动,合力攻坚,打好难点区域的“歼灭战”。老庙巷和云梦堤居委二组因周边居民拆迁搬离,拾荒者常年捡拾垃圾在此堆放,日积月累,形成了两座“垃圾山”,不仅污染环境,安全问题更是令人担忧。街道办和社区立即召集辖区劳模志愿者,与社区群众一起不怕累不怕脏地多日苦战,清理掉大量垃圾,彻底解决了“垃圾山”问题。辖区某公司家属院,由于历史原因,院内乱堆乱放严重,居民把空地变成了各自的“自留地”和“菜园子”,前期清理时抵触情绪还很大。针对这些问题,街道办合理制定方案,挨家挨户宣传国卫巩固提升工作,征得群众理解。社区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感动了群众,他们主动配合街道办拿着铁锹、锄头、扫帚,清除乱堆乱放的“大花盆”,清理“菜园子”,清扫小区卫生死角。通过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大同路社区的秦剧团垃圾山等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一个个难点被“歼灭”。据统计,集中攻坚战中,街道办党员干部群众上劳3200人次,拆除私搭乱建3000平米,整治私搭乱建230余处,清理乱堆乱放及卫生死角约460余处,清扫绿化带46余处,清运垃圾320余车,修复路面500平米,清洗路面、门头牌匾10000平米,饰新墙面、栏杆300余平米。
以提升为重点,突出示范引领,打好品牌攻坚战。以城中村、便民市场、六小门店整治为重点的“三大会战”开展以来,七一路街道办紧贴辖区实际,克服困难,全力打好健康路“六小门店示范一条街”特色“品牌战”。将创建健康路“六小门店示范一条街”作为国卫巩固提升的重要载体,以“共同监管、共享服务”的理念,建立街道办主体监管、行业部门业务监管、经营户自我监管的齐抓共管责任机制。同时,加强联合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经营管理,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先后投资22万,拆除破旧建筑400平米,粉刷饰新墙面5000平米,更换门头牌匾18个,评选优良小餐饮示范店3户,食品经营示范店2户,旅店经营示范店1户,累计清理占道经营160余处、180人次,店外经营230余处;规范辖区经营户41家,完善索证索票300余户,定做小餐饮服装100套,极大地提升了服务质量,辐射带动了七一路辖区环境面貌大改观。
以巩固为目标,突出常态长效,打好阵地攻坚战。七一路街道办在前期集中整治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创卫值守包抓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责任田”。全面推行分片包干网格化管理责任制,强化值守包抓机制,夯实督查检查巡查值守力度,将各项创卫工作任务细化到各办(站)、各社区,具体到责任人。要求每个人都树立守土有责的思想,切实守好各自的“阵地”。对于各自点位的问题对照国卫标准,积极行动,逐项整改,逐项落实,防止反弹。同时街道办也全面紧盯问题不放松,全力跟踪问效。通过值守包抓的落实,在街道办和社区呈现出“三多三少”的可喜局面。即:学习创卫知识的多了,创卫走过场的少了;下片区的人多了,遥控指挥的少了;落实协调问题的多了,敷衍塞责的少了。每位值守人员都把常态化管理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工作重点,真正做到把创建工作任务一项一项抓实、抓细、抓牢。(本报记者 朱红卫)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