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 将栽植20万亩“摇钱树”(3)
《诗经小雅》中有云:南山有枸,拐枣在秦岭以南历史悠久,如何让这古老树种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县委县政府发出解放思想、大干快上,大打一场产业转型翻身仗!的号令,将拐枣产业作为这场硬仗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
抢抓旬阳拐枣取得地理标志认证、荣获2017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机遇,县上把拐枣列为实施产业扶贫的长效产业,由政府决定上升为县委决策,作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来布局,与西南大学建立共同研发拐枣产业合作关系,和陕西省农业协同创新与推广联盟携手启动拐枣新产品研发及资源转化技术集成与推广项目,与韩国联合建设旬阳拐枣国际研发中心,全力提升拐枣产业科技水平。举全县之力,计划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拐枣研究开发中心和全国最大的拐枣加工综合产业园区,发展拐枣20万亩,实现拐枣产业总产值50亿元。
牵头此项产业发展的县农林科技局强化资源整合,提前筹谋秋季建园大会战。落实124名科技特派员结对指导124个村拐枣产业发展,为全县所有发展拐枣产业的农户免费提供种苗,169个贫困村发展拐枣产业的优先享受退耕还林项目,贫困户当年新发展拐枣3亩以上,每亩补助管护费300元。同时,精心编制了产业脱贫精准规划,按照因地制宜、整村推进的建设要求,对169个贫困村拐枣产业一次性规划到户、到地块,为下一步产业脱贫精准施策提供依据,全力以赴打响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让20万亩拐枣成为农民增收脱贫的摇钱树、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新引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