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先治思想病——扶风县委政法委扶贫扶志小记
本报记者邓亚金
从一蹶不振,到重振精神、走上脱贫路,扶风县法门镇刘家村贫困户王广明实现了“脱胎换骨”。这期间,帮扶单位扶风县委政法委付出了不少心血和努力。扶贫先扶志,扶风县委政法委的帮扶干部们坚持念“四帮经”,扶贫扶到点子上,得到贫困户的认同和称赞。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羊国义经过多次走访贫困户发现,刘家村一些贫困户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勤劳实干的精神。根据这一实际,县委政法委提出了通过念“四帮经”拔穷根,即:一帮思想观念转变、二帮实际困难解决、三帮田间地头干活、四帮产业转型发展。
王广明原是个勤快人,和妻子李勤侠一边打工一边养猪,家里收入稳定,日子过得也算安稳。然而2015年,王广明因心脑血管硬化引起脑梗死,并发萎缩性胃炎,导致抑郁症,从此不说话、不干活,衣食起居都需要妻子照顾,李勤侠也不能出去干活,猪也不养了。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大儿子上大学的学费都拿不出,从前充满希望的家庭陷入了绝境。驻村工作队队长陈全民来到王广明家走访,看到他躺在床上一言不发,他的妻子一直流泪。陈全民认为,王广明夫妇不是没有劳动能力,也不是没有发展出路,他们就是被病魔吞噬了志气,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因此,扶志是关键。
于是,陈全民按照“四帮经”,一次又一次和王广明夫妇促膝谈心,鼓励他们重拾信心。但一开始,无论陈全民怎么说,王广明就是一言不发,说多了,王广明长叹一声,起身就走。陈全民一方面给他们做思想工作,一方面从他们的实际困难入手,既然病是祸根,那就从治病开始。陈全民开始联系医院,为王广明开具看病所需的各种证明资料,鼓励李勤侠带丈夫去看病。经过几次住院治疗,王广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能吃饭了,人也精神了,慢慢地也愿意和人交谈了,能听进去话了。“虽然娃的学费现在有政策照顾,但你不积极生活,将来儿子找媳妇都会困难,你想想,谁愿意把女儿嫁给你这样的家庭?”经过陈全民多次做思想工作,王广明家在2016年秋栽植了两亩核桃树。2017年5月,王广明拿出仅有的一万元提出想养猪。陈全民联系村里的养猪大户,帮王广明把原来的猪圈进行了改建消毒,帮他挑选了19头猪崽。如今,李勤侠自信地对陈全民说:“你们再别操心了,广明现在愿意干活了,帮扶政策这么好,今年我还要栽植两亩花椒,农闲时再出去打个零工,生活一定会好起来的!”
看到王广明夫妇脸上的笑容,刘家村党支部书记史宗林高兴地说:“我们村这几个老大难都被‘四帮经’治好了。”刘家村一共126户贫困户,县委政法委包抓了45户。贫困户刘乃绪是个老实人,妻子二级残疾没有劳动能力,两人对生活失去信心,得过且过。帮扶干部、县委政法委干部张万华按照“四帮经”,先帮刘乃绪转变思想观念,再帮其解决实际生活困难,积极为他申请危房改造补贴,联系村组为他重新选址盖新房,还帮他在田间地头干活。只要一来到村上,张万华就到刘乃绪家和他一起干活,根据刘家的实际情况,张万华为其制定了短期养羊、长期种植花椒的产业规划。为鼓励刘乃绪养羊,张万华还垫付了500元的买羊钱。经过一系列“扶志”行动,昔日情绪低落的刘乃绪奔小康的信心倍增。
一个又一个,一家又一家,扶风县委政法委帮扶干部凭借着“四帮经”,帮扶45户贫困户走上了产业发展的道路,这对其他贫困户和群众起到了很好的激励示范作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