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高铁洋县段加装29.8公里特制防护网
西成高铁洋县段无法回避要穿过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并有效保护朱鹮,铁路设计部门和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研究,出台铁路朱鹮防护网设计方案,在西成客专洋县段安装特制朱鹮防护网29.8公里。目前,已全部安装完毕并进行了运营测试。
“朱鹮个体较大,飞行中一旦撞上疾驶的高铁必死无疑,这对高铁安全也构成极大隐患。我们的保护调研、论证等工作非常谨慎,一定得拿出稳妥的方案。”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介绍说。
为解决这一难题,2011年开始,吴晓民科研团队受西成高铁建设方(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就和当地朱鹮保护部门开始了研究论证。依据以往鸟类保护经验,他们提出在高铁通过朱鹮保护区实验区段,朱鹮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溪至龙王滩、草坝、湑水河、雷草沟等路段长约16公里的铁道两侧,设计修建鸟类防护工程装置的设想。同时,他们将洋县雷草沟和湑水河桥作为西成高铁朱鹮及伴生鸟类防护措施试验点,设计了防护网和防护板两种类型四种形式的防护方案,并开始利用科学的试验和监测来论证确定。
“能用的手段我们都用上了!最终,确定使用防护网,采用了朱鹮易于识别的绿色,用细密的金属网防止朱鹮受伤,网格依据朱鹮体型设计,大小让朱鹮即便误撞也能轻松挣脱,不会被卡住。”吴晓民说。在两个试验段经过1年多时间的模仿实验论证,他的团队最终设计好了高4米、寿命在20年以上的绿色金属防护网。截至目前,通过安装的红外相机和视频拍摄设备检测显示,未发生过一起朱鹮撞上防护网被困的事件。
“在高铁建设中针对鸟类保护安装特制防护网,这在世界上是第一次。我们将持续进行检测和改进,确保这一防护措施在今后的重大工程建设中为保护鸟类起到借鉴与示范作用。”吴晓民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