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驱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
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西安高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围绕“大干123,建好首善区”这一目标,生态环境展现了新风貌,民生保障实现了新提升,营商环境实现了新跨越。
生产总值实现86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较去年同期提高了1.9个百分点;新增市场主体40220家,同比增长169.8%,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322户……这是西安高新区2019年上半年交出的一份成绩单。
在一系列亮眼的经济数据背后,是西安高新区狠抓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和品质等多项实际举措。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重要软实力之一,“春江水暖鸭先知”,营商环境、政策的优劣,企业最有发言权。
根植高新20年西安巨子生物与祖国同频与时代共振
“从2000年到2019年,从创业之初的3个人到如今500人团队,公司的跨越式发展,一方面得益于中、省、市、区的帮助扶持,另一方面,确切地说是与时代发展和国家富强密不可分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嬗变,西安巨子生物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轩不无感慨地说。
20年,于社会发展变迁而言,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一家诞生于新世纪的高科技企业来说,因为与科技同行,和时代共振,所以步履稳健,一路高歌。
起点 从一诞生就和科技同步
巨子生物是一家位于西安高新区、以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医学材料与组织工程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类人胶原蛋白”生产厂家;公司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国家“863”计划……头顶一系列“国字头”光环,备显耀眼。
然而不为人知的是,这家公司的雏形是3名员工和15㎡的办公室。“从2000年到2008年,公司一直在搞研发;2008年以后开始实现产业化。”回忆起当年的创业经历,马晓轩侃侃而谈。当时国际上制备胶原蛋白的原料是牛骨、牛皮等,这些动物组织制备的胶原蛋白用在人体上存在病毒感染、排异风险等缺陷。
巨子生物最早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类人胶原蛋白,到2009年左右,类人胶原蛋白开始应用于整形科和激光科等皮肤医学美容领域。“公司的每一项技术突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外部科研环境,正是充分汲取了领先的科研成果,产品研发才更顺畅。”马晓轩说。
革新 以研发为驱动力推动上市
马晓轩介绍,近年来,我国生物医学领域发展迅猛,发展环境好,公司仍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国内市场。公司核心目标是做研发型公司,以研发为核心驱动力,要在类人胶原蛋白技术、稀有人参皂苷技术、益生菌技术这三项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研究,做好皮肤医学美容、预防医学和营养医学、医疗器械这三个领域的应用。他坦言,公司发展还没有进入高附加值阶段,未来5到10年要通过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突破,实现研发上市。当然,公司会始终关注国内同行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并加以吸收,促进业务发展。
感言 西安高新区的关怀“无微不至”
20年,从3个员工到500人团队、从15㎡办公室到占地60亩的新厂区、从创业大厦到旺座现代城,再到细柳新厂区……巨子生物的巨变有目共睹。
“公司在这20年的快速发展中,各级政府部门都提供过很多帮助,协调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高新区,对我们的帮助更细致,解决了许多经营上的问题,可以说是‘无微不至’。”马晓轩说,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司里的一根电线杆,因为挪移涉及多个部门,最后高新区出面协调,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事儿不大,但从侧面反映出了政府部门真情实意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的诚心和服务,让人感动。
马晓轩还表示,2016年新厂区审批拿地,2017年动工建设,在员工上下班出行方面,高新区还安排了从新厂到老厂的专车,解决了员工的通勤问题,另外还解决了部分员工子女入学问题,解除了员工的后顾之忧,真正地让员工能安心工作,服务社会。
寄语 祝福祖国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在今年9月8日召开的巨子生物品牌十周年大会上,最后一项流程是大合唱《歌唱祖国》;企业的命运必须紧紧和祖国发展和时代进步连结在一起,这是马晓轩的企业发展独白,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马晓轩祝福祖国经济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国力更加强盛;对企业所在地的西安高新区,他认为高新区非常注重生物医学产业链建设,顶层设计思维理念超前,他同时祝愿高新区发展更加繁荣,能够孵化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助力大西安首善之区建设。
作者 李云峰
从四腾环境公司三次转型看西安高新区营商环境发展
成立于1992年的西安四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安全、节能、高效、数字化信息采集于一体的医院整体建设及净化方案解决商。作为第一批入驻西安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前沿的全套洁净工程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在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在西安高新区落户,党的十九大代表、西安四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白浩强说:“在创建之初确实是打算往南方广东、深圳等地去办企业,这个时候刚好赶上国务院批准西安高新区为国家级高新区,当时西安高新区提出‘两头在内(研发和总部在高新区内)、中间在外(生产放在高新区外)’的理念,我们感觉西安高新区的干部作风和理念非常新,就决定在这里扎下根。”
“双促双建”搭建政企沟通桥梁
1995年,成立刚满三年的四腾环境迎来第一次战略转型,重点转向生物制药行业GMP净化领域;为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2003年,四腾环境整合资源迈进医疗净化领域,成功实现第二次战略转型。
“四腾的几次转型,我认为党建文化和科技创新这两个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白浩强说。
四腾成立之初白浩强就在思考,要创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四腾用党建的办法管理企业,用党建创建企业的文化。凝练出了“家庭”“学校”“军队”的核心企业文化,并以党建为引领宣贯,形成了具有四腾特色的凝聚力模式。
“上个月,我们为了办土地证,情急之下交错了税,西安高新区税务局的同志帮着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在高新就有这样的感觉,企业有困难了,政府部门会像朋友一样来帮你。”白浩强说。
从企业“出门寻策”到政府“上门解决”,“双促双建”的活动,不仅搭建起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间的交流桥梁,促进企业党建工作开展,更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细微之处体现高新贴心服务
提到西安高新区的服务意识,在白浩强手机社交软件中,有个“高新营商环境服务群”。白浩强说,当初在建群时,就让我们这些企业代表当高新区的眼睛。有不合适的地方,直接在群里反馈,群里各局的领导和办事员马上协调办理,解决了不少问题。而且高新为了方便企业审批,专门成立了行政审批局,这些都是西安高新区为改善营商环境而做的改变。
在2019年5月2日,西安高新区下发了《行政审批事项划转方案》,将14个职能部门行使审批权力的事项共230项划转至行政审批服务局,并于5月9日正式行使审批职能,启用“高新区行政审批专用章”,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
不仅如此,西安高新区还在今年年初推出“西安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二十三条”, 主动走出省内龙头和西部领先的“舒适区”和“参照系”,推动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为“自己人”办贴心事。
“高新人,做事情不拖沓;高新人,敢于面对问题敢于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是西安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名列前茅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白浩强说。
今年是四腾环境的第三次转型之年,白浩强表示,四腾这次转型的重点放在了资本领域,西安高新区金融办的领导专门来我们这里做了辅导,目前转型的工作还在持续推进中。
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于市场上各类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更是西安高新区“大干123,建好首善区”承上启下的突破之年,为此,西安高新区精准施策,努力营造“最佳”营商环境,奋力开创西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刊记者 张鑫焱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