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念好扶志“四字经”加速脱贫内动力 ——千阳县“讲评亮帮”扶贫扶志活动实例

2020-07-24 00:10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近年来,千阳县针对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争当贫困户、低保户;一些贫困群众思想观念陈旧,把温饱当小康,发展劲头不足;一些贫困群众缺乏致富技能,脱贫没有信心;一些贫困群众对发展产业畏难退缩,积极性不高,缺乏脱贫致富的勇气等突出问题,整合各级扶贫扶志教育资源,着力打造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扶贫扶志教育新阵地,在宝鸡市率先创办“扶志扶智学校”、“扶贫大讲坛”、县镇机关“扶贫微校”等扶贫扶志教育载体,广泛深入开展“讲、评、亮、帮”扶贫扶志活动,守正创新、靶向施策,念好扶志扶智“四字经”,补齐精神短板、激发贫困群众致富热情,探索形成有效精神扶贫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

“双扶学校”讲明理强技提信心

千阳县委书记何玲亲自组织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等部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针对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需要,提出了创办扶志扶智学校的办学思路、教学模式和功能定位。统筹全县教育资源,选聘师资力量,形成以千阳县职教中心、就业训练中心2所县级示范“双扶”学校为龙头、各村“双扶”学校为互补的扶志扶智教育工作新格局。一是干部讲政策。以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村组干部为主体,以微课堂、微视频、微展演、微故事为主要形式,依托该县“扶贫大讲坛”、镇村“双扶学校”、机关“扶贫微校”,因材施教,课堂面对面、进户点对点,为贫困群众宣讲扶贫政策。二是群众讲故事。深入挖掘脱贫攻坚先进典型,精准选取有能力、有技术、缺资金的“有能户”,有能力、无技术、缺资金的“弱能户”,无能力、无技术、缺资金的“缺能户”等不同类型的脱贫典型,组建“我的脱贫故事”宣讲团,巡回镇村、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采取身边人说身边事、脱贫户说自己事等方法,用典型案例真情感染、真心激励贫困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三是专家讲技术。根据农民种养习惯,邀请专业技术人员或农村土专家面对面为贫因群众教授种养技术。整合人社、扶贫等职能部门积极开展电工、电焊工、服装缝制、果树栽培、电商物流、家政服务、民间工艺等多层次实用技能培训,引导贫困群众在学习中转变思想观念,使该县95%的贫困群众在双扶学校掌握了1-2项实用技能。

“道德评议”评评出脱贫新气象

针对部分群众存在“以贫为荣、好逸恶劳、大操大办、思想僵化、卫生习惯差”等不良倾向,各镇村常态化组织开展道德评议活动,着力构筑“以评论理、以评明德、以评树德”的全民评议格局。一是评先进,激发群众赶超动力。采取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等评议方式,从发展产业、创业就业、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方面,每季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扶志对象进行评议,让村道德评议会成员讲优点、让贫困户谈感想、让群众代表评变化,营造“崇尚劳动、脱贫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二是议反面,实现村民自我教育。村道德评议会针对脱贫攻坚中少数贫困户安贫乐道、等帮扶、靠政府、要资金等不思进取问题及非贫困户争利益、抢待遇、要求“戴帽”等争当贫困户的现象进行评议,刺精神之痛、挖思想之源、揭行为之短,鞭策激励贫困群众强志气、思变化、鼓干劲、见行动。三是树典型,引领群众学榜样。针对部分贫困群众观念旧、缺思路的思想桎梏,精心策划“最美千阳人”“感动千阳人物”“尚德千阳人”“十星级文明户”“首届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千阳县先后命名表彰致富带头人、最美千阳人235人,最美农家126户,“十星级文明户”16780户,脱贫典型260多名,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激发积极向上的干劲和热情。

“红黑榜”上亮寓教于乐强信心

“红黑榜”以榜塑人心,以榜扶正气,以榜聚人气,以榜立规矩,以榜促善治,道德激励与惩戒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极大的呈现。一是红黑榜上亮。各镇村每月对评选出的先进典型和后进人物,在村委会显著位置的红黑榜上进行展示。红榜以正向激励为主,重点晒脱贫典型、孝老爱亲榜样、产业脱贫大户等。黑榜重点曝光思想转变不大、脱贫成效不明显、卫生习惯差的个别群众,鞭策和激励后进,让其知耻而后勇。二是电视台上说。在千阳县电视台开办“我的脱贫故事”、“扶志你我他”等电视专题节目,邀请脱贫示范户现身说法讲述自强励志、勤劳致富、移风易俗等鲜活案例,带动曾经好吃懒做的贫困户克服了“等着扶、躺着要”的不良思想,一些曾经眼红嫉妒的非贫困户也消除了“不平衡、装贫困”的消极心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在农村蔚然成风。三是文艺节目演。组织该县县内文化文艺工作者、乡土文化人才以上榜正反典型事例为素材,创作快板、小品、小故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巡回镇村演出500余场(次),演好吃懒做受人唾骂的小品,说自强励志的快板,讲脱贫致富的故事,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寓教于乐,涵养立志脱贫的心气。

精准施策帮多措并举激活力

在推进扶贫扶志中不仅通过教育引导、正向激励、示范引领,而且针对贫困户不同需求,因村分户精准施策,举全县之力落实帮扶举措,做到精准发力、精准帮扶。一是统筹力量帮。坚持因村派人、因户结对,79个县级部门定点帮扶65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村,选派301名干部,组织才能53个驻村工作组,由93名科级领导担任第一书记或工作组组长、2332名干部联户帮扶,实现贫困户全帮扶。千阳县推行扶贫干部量化积分管理,让干部沉下去,帮思想疏导、帮技能培训、帮排忧解难、帮习惯养成,干群关系更加融洽,群众满意度从起初的86.2%提高到94.9%。二是产业搭载帮。着力破解精准帮扶难题,把贫困户镶嵌在产业链中,将贫困户按照有无劳力、技术、资金分为三类,因户施策、因人设法,与主导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对有能力、有技术、缺资金的“有能户”提供金融帮扶促其自主发展;对有能力、无技术、缺资金的“弱能户”,帮助在合作社、龙头企业学技术、赚薪金、发展产业;对无能力、无技术、缺资金的“缺能户”,搭载到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让他们参与劳动,领取分红,增加收入。三是健全机制帮。该县出台《规范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度》实施办法,组织贫困群众参与产业项目和镇村公益活动,以劳动考核,以考核分红,既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动力,又避免了养懒汉。产业扶贫工作经验在全国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经验交流会上视频直播交流。

2017年以来,双扶学校为贫困群众送政策、送信心、送斗志、送温暖,道德评议让贫困群众知荣辱、思变化、有干劲,发掘出的一批有志气、肯吃苦、找办法的脱贫典型,让身边的正能量零距离传递,为激发贫困群众踊跃脱贫注入了强大动力。同时,千阳首创“项目超市”,开展搭载式扶贫,通过搭载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产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形成“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镇有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产业”的新格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隆基股份年产10GW单晶电池及配套中试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2020-07-23 16:06阅读

    西安高新区多家优秀企业工会及工会干部获市总工会表彰

    2020-07-22 18:39阅读

    西安国际港务区上线全省首个政务服务帮办代办平台

    2020-07-21 12:13阅读

    陕西省人民医院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合作共建西咸院区

    2020-07-17 22:05阅读

    咸阳渭城区中心敬老院开业

    2020-07-17 02:15阅读

    党建凝聚向心力 非公企业添活力

    2020-07-15 10:32阅读

    环境治理让秦岭更加生机勃发

    2020-07-13 02: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