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满满都是闪光点!——西安航天基地2020年大事记

2020-12-18 18:16  兵马俑在线  字号:T|T

2020年,进入盘点时刻。回望这个特殊年份的春夏秋冬,定格的是航天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里程,给“十三五”划出一个完满句号,满怀豪情向“十四五”展臂招手。

这一年,航天基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两线”并重、四面奏凯。以建设“十个航天”为支撑,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向着“聚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典范,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奋斗目标加速迈进。

西安航天基地

这一年,航天基地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创新动能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更加精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辖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项目建设上台阶 推动“产业航天”加速跑

今年以来,航天基地坚持“大项目带动”不动摇,以大决心和大力度抓项目、扩投资,用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持续注入强劲动力。2020年,航天基地共有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2个,总投资389.5亿元,2020年计划投资183.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个,新开工项目10个。

重点项目之一的国家超算西安中心项目占地51亩,总投资约30亿元。该项目一期于今年开始施工建设,并计划2021年8月基本建成并投用。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项目

11月19日,陕西省2020年重点项目观摩活动(关中片区)走进航天六院新区建设项目,总投资31.8亿元,预计总产值60亿元。由新能力建设、中兆科研新区、环保型节能印刷核心装备产业化和发动机工程化保障项目组成,是建设航天强国的重大承载项目。

航天六院新区建设项目

依托隆基股份、国电投等龙头企业,航天基地加快产品创新升级,提高光伏产业竞争力。今年7月,位于航天基地的隆基股份年产10GW单晶电池及配套中试项目一期正式投产。该项目将建成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单体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成为光伏制造领域产业技术最领先、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规模化、产业化电池项目;9月,航天基地智慧交通综合服务新基建项目签约仪式举行。这些成绩,标志着航天基地在推进新能源产业集群的发展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2020年,航天基地积极发挥辖区产业优势,抢占前沿,大力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好消息相继传来,2020年丝路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联盟大会在航天基地召开,航天领域专家学者齐聚航天基地,共谋商业航天发展;西安市推动航天产业集群暨“一带百、百帮一”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举行;辖区企业西安寰宇卫星公司已签约海南航天发射场商业测控系统项目;空天引擎炎驭一号甲”燃气发生器、“炎驭二号甲”液体火箭发动机试车先后取得成功……

此外,会充电的智慧灯杆、能实时查看公交动态的智慧候车厅、可以定位在场人员的智慧工地、能记录跑步速度的智慧跑道……在航天基地,市民无时无刻不感受着数字经济给生活带来的智能新变化。今年,航天基地发展潜力持续得到释放,1区1园4平台获批西安市首批市级数字经济示范区(园、平台项目),已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密集聚集的区域之一。无论是先进制造业还是重点项目亦或是新基建的发展,都是2020年航天基地建设“产业航天”的重要底气。

在西安市科技局公示的2020年度第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拟认定名单中,航天基地6家企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榜;根据陕西省科技厅公布的高企公示名单,航天基地2020年完成高企新增82家,完成全年任务指标的241%。航天基地高企总数,从2018年67家快速攀升至2020年底220家,三年翻了3倍。

2020年以来,航天基地制订出台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政策》《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新修订)》,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未来,航天基地将持续坚持创新发展,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产业鲜明、要素聚集、服务优良的科技创新体系,为经济增长打造新引擎,为建设“科创航天”不断蓄力。

增绿就是增幸福 打造宜居宜业的幸福航天

在航天基地,家门口的公园绿地是市民散步、健身的好去处,绿树下,花海旁,到处洋溢着他们幸福的笑脸。

今年以来,航天基地以迎十四运会为契机,紧抓公共绿地建设不放松,新增绿化面积21.2万平方米,改造提升5.82万平方米,新建口袋公园、绿地小广场7处;完成新建道路绿化5条,航天南路、航腾路等绿道6.34公里。

绿满航天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转角是绿道是常态,门前的水系清澈养眼,也让航天基地多了些“绿色活力”。2020年10月,航天基地第一净水厂(一期)开始进水调试,预计今年年底,这座西安首座全地下净水厂将调试运行,届时将实现日处理污水5万立方米、日净化再生水3万立方米。

净水厂的运行是航天基地“全域治水”工作开展的一部分。航天基地全域治水重点项目可划分为“引水”“治水”“用水”等三大类六项重点工程。在引水工程中,开展老城区管网和小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高旧城区排水系统的排涝能力;在治水工程中,策划航天基地第一净水厂(一期)项目;在净水方面,开展一系列的试点型工程,打造“水兴航天”,让市民真切感受到再生水利用项目的魅力。

水兴航天

有颜值、有气质,尊重自然,坚持绿色发展。生活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城市管理更加精细,“15分钟生活圈”也让辖区居民生活更加便利。航天基地正在为建设高品质城市、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航天”不懈努力。

民生工程大发力 提升辖区居民幸福感

今年九月作为新投入使用的学校,航天四小如期开学。新学校里,各类功能部室一应俱全,学生们将在这里开启新阶段,继续成长、成才。

为努力答好人民满意教育这张“考卷”,航天基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措并举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协调、快速发展。十四五期间,航天基地将积极探索未来教育形态,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五大工程,打造“优质教育”“ 品牌教育”“ 卓越教育”“ 智慧教育”和“满意教育”,不断提升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服务力和引领力,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

教育持续发展,商业增速亦不甘落后。下班后去哪儿玩?在航天基地,休闲娱乐的选择越来越多。目前,华美十字超大型标志性商业综合体柏丽广场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星座广场、壹街区、丝路慧谷等大型现代综合商业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居然之家、人人乐、盒马鲜生、星巴克等著名连锁商超、品牌餐饮等相继入驻航天基地并向市民提供服务。

9月底,航天北路通车当天,在附近散步的夏殿村村民陈先生抑制不住喜悦,开心地说:“这条路修得好,设施、绿化都很到位,从开始打路基我就经常来转,看着路一天一个样子,开心得很。”为进一步方便市民群众出行,航天基地扎实开展交通优化提升工作,为打造“畅行航天”再加力。9月30日,航天北路(雁塔南路-神舟四路)提前3个月完工,通过验收核查,正式通车放行。目前,航天基地2020年8条8段的断头路打通任务圆满完成。与此同时,航天基地还正在大力开展次支道路建设,三年计划新建次支道路6条6段,目前已完成2条2段,其他4条也正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航天基地将通过“畅行航天”道路倍增计划进一步增加路网密度,让辖区群众出行更加便利。

畅行航天

10月,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航天城院区开始试运行,整体建成后,可容纳2500人门诊就医,容纳1000人住院。除该院外,航天基地还有航天总医院等8家医疗卫生机构,执业医师及医护人员近3600人,可提供床位2000余张。同时为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航天基地全面推行社区服务站、卫生门诊、“医院+”等市民医疗保障服务全覆盖。

11月,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机场至秦岭国家植物园直升机旅游包机航线正式开通,该航线是西安第一家运营做旅游包机的航线,也是西安附近的唯一一条航线。2020年,航天基地围绕“体验”这条主线,深入探索“体验+”实践,积极推动低空旅游项目,弥补全市空白;依托西安航天基地通用机场,开展各类直升机业务培训、制造修理、全域旅游等业务,已完成延安试飞任务,举办两次“涡喷节”,未来还将打造安康瀛湖线路、开通眉县千亩荷塘直飞等项目,形成可感可享可品的全方位体验,打造“文旅航天”。吃喝住行玩的便利以及教育医疗的有效保障,让生活在航天基地的居民有趣有盼,幸福航天的轮廓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20年,乘着风踏着浪,航天基地全体干部群众奋力拼搏,一路披荆斩棘唱响发展的歌,践行着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承诺。

2021年,在“十四五”蓝图即将铺展开之时,航天基地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推出“凤栖南塬、鹰起航天”的顶层规划,将继续以“十个航天”为支撑,以务实的姿态和拼搏的决心,奋斗新征程。聚力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典范,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航天基地向未来发出邀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两年实施51例ECMO100%转机成功率

    2020-12-18 09:00阅读

    点赞好服务 有温度 无距离

    2020-12-17 08:44阅读

    空港新城扶贫专馆、扶贫专柜全面运营

    2020-12-15 18:15阅读

    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加强法治建设 推进无黑恶城市创建不断深入

    2020-12-11 18:24阅读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记铜川市耀州区人武部驻村第一书记刘飞越

    2020-12-10 06:13阅读

    陈彦:因为我对西安爱得太深

    2020-12-07 20:14阅读

    西安市住建局:“公租房5年后可购买”系谣言 切勿上当!

    2020-12-04 20:1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