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精神燃烧跨越激情
——长安区百名领导干部赴延安接受革命教育纪实
■马剑 伍媛媛
4月19日至20日,长安区160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走进延安,瞻仰历史遗迹,接受革命教育,用先烈事迹净化干部心灵。锤炼党性作风,提升精神境界,让延安精神成为长安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和中国革命圣地。76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难到达陕北,在随后的十三个春秋,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这片神奇的热土上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石,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指导地位,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的奋进之魂——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特征,也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在迎接建党90周年之际,区委、区政府组织160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重走延安路,接受再教育,就是要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勤俭节约、廉洁从政意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全面加快建设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的国际化新型城区。”区委书记吕健在学习班上如是说。
杨家岭、枣园、宝塔山……领导干部们细细地追寻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站在窑洞前,聆听毛主席送留苏归国的爱子上“劳动大学”、为革命失去六位亲人的往事,沉思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重温刘少奇在整风运动中严格自律的往事,思考共产党人应该怎样要求自己,永葆先进;回忆朱德带头勤俭节约,提出“屯田政策”,从而创造了南泥湾塞外江南的奇迹,领导干部更在思考:在长安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形形色色的物质诱惑,如何继承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奋发有为,积极进取,努力开创全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
“延安之行,给人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震撼。”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旧址,区长杨建强说,“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多元化的今天,应当确立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如何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今天,在巍巍宝塔山下,我们找到了答案,那就是把百姓的疾苦放在心头,把群众的幸福担在肩上,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万长安人民。”
在延安期间,每时每刻,领导干部们的心灵都在受到震撼,精神经受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回顾历史,对延安精神的感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对肩负责任的理解,对履行职责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都进入了一种新的境界。在张思德墓前,面对庄严的党旗,凝望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全体领导干部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诵读毛主席文章,重温入党誓词,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遗志,勇于实干奉献,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
延安,要用眼观察,更要用心体会、用脑思考。走进延安干部学院,所有的领导干部拥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学员,抱定一个共同的决心——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延安精神,继承并弘扬革命传统,使自己在这座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本领的大熔炉中再淬一次火、再加一次钢。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的核心,使学员们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几张方桌、数条长凳,革命先辈在延安的窑洞里,运筹帷幄,指引出一条不断走向胜利的康庄大道。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教育和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党员干部。”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王印郎说。
“杨庄乡将紧紧抓住统战基地建设这一重大契机,以‘建设生态休闲旅游之乡’为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实为突破口,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杨庄建设成为西安市统战系统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导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确保区域经济得到发展,统战干部受到教育,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杨庄乡党委书记屈保健在采访中说。
学员们边学习边对比、边听讲边思考,在思想激荡中,在观点碰撞中,在精神共鸣中,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化,大家一致认为,这次在延安的“红色洗礼”,对于全区领导干部树立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起到积极作用,对推动长安又好又快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延安之行虽然紧张短暂,但伟大的延安精神却为长安区领导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入灵魂的“红色洗礼”,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今,160名区、乡街领导干部满载着学习的丰硕成果,已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了建设新长安的实践之中。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