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县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解决蔬菜卖难买贵问题
“菜篮子”是民生大事,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市民喊买贵,农民喊卖难。“卖难买贵”问题,不仅困扰着两头,也成为高陵县高度关注和解决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高陵县积极推行“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直销模式,既发展了“菜园子”,又保障了“菜篮子”。
“为了让农民、市民两头都满意,高陵县千方百计让菜园子‘牵手’菜篮子。两头的利益都连着我们的心,政府的任务就是把两者的利益都保护好。”高陵县代县长范九利如是说。
补贴+保险 推进“菜园子”规模发展
连日来,气温骤降,寒气袭人。但在高陵县通远镇万亩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内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只见整村连片的大棚内,瓜菜长势喜人,菜农们喜气洋洋地正忙碌着出菜、装车……原来,通过政府牵线搭桥,高陵县建起了“农超对接”、“农校对接”营销模式,不仅让绿色无公害蔬菜直接走进了市民的菜篮子,也让菜农增加了收入。
“建大棚有补贴,用育苗也有补贴,遇天灾有保险,农技员三天两头入棚手把手教农民种植技术。”村支书史安民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里的大棚产业才会发展得这么快!
高陵县是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主要承载区之一,从2008年始就高起点规划了“10公里范围·10万亩规模”的设施农业,并以每年不少于1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到十一五末,全县大棚菜已累计发展到4.5万多亩,苗木花卉以及露地菜面积达到3.5万多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6元,年增长23.9%,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为了加快“全省百万亩设施蔬菜工程高陵10万亩项目区”建设,高陵县在全额兑付省、市财政补贴的基础上,群众每建一栋占地一亩的日光温室大棚协调贷款1-3万元,县财政再配套1000元作为建棚补贴和贷款贴息。对规模经营面积在500亩以上的,由县财政按照日光温室每亩500元、大棚每亩220元标准直接拨付给乡镇或管委会,进行渠、井、路、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县财政又拿出86.4万元配套资金,在全市首推日光温室蔬菜保险试点,旨在降低菜农种植风险。以确保“菜园子”规模扩大、产量提升和质量提高。
基地+超市 搭建销售“直通车”
12月3日早上,鹿苑镇何家村村主任刘宏生,正忙着组织村民们将一筐筐西红柿、一捆捆芹菜装车配送。不到10分钟,蔬菜就被直接送到了县城几家超市的直供货柜上……
“一个小时内就能解决采摘、直供销售。当菜农回到家里数票子的时候,新鲜的蔬菜就已装进城区居民的‘菜篮子’。”高陵县农林局局长陈兴文说,为保护“两头”的利益,高陵在全县开通了农产品“绿色通道”,还分别组建了农业科技、销售110服务队,秉承“号码一拨、帮您解决,电话一响、立即到场”的理念,及时为群众解决各种技术和销售难题。
政府搭台、协会唱戏、菜农受益、市民满意。“农超对接”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有效途径。高陵县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蔬菜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对接,支持基地采摘和配送中心、快速检测体系和农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搭建农产品进城的“直通车”。
目前,“农超对接”已在高陵县城、西安各大超市成功试点。“稞青”牌蔬菜,“香依”牌胡萝卜,“清乡”牌肉蛋菜等20多个名优品牌,纷纷走进西部欣桥农产品物流中心、西安朱雀农产品交易中心、华润万家和人人乐超市。
同时,积极推行“农校对接”模式,每天向西安交大、西安理工大、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等30余家大专院校直供蔬菜、面粉、肉蛋等100余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