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油田”——杏子川采油厂发展侧记
初冬时节,天气渐寒,陕北的山峁已显现出灰蒙蒙的驼色。记者走访了安塞县杏子川采油厂的部分生产区域,在该厂你可以看到安全环保工作做得十分出色,亮点颇多。问起原因,该厂党群工作部谷主任感慨地对记者说,杏子川采油厂成立于1987年10月,原属安塞县县办石油企业—杏子川钻采公司,2005年9月陕北石油重组后,隶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截至今年6月25日,共有生产井场1424个,油水井总数4173口,其中采油井3762口,注水井411口。
近年来,该厂在油田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安全第一,环保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狠抓源头、基础管理、下大力气、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加大投入、注重细节。广泛宣传教育,深化全员教育培训,强化监督检查,形成一套卓有成效的环保工作机制,实现了一般性环境污染事故零发生的目标。
按照县委、县政府、环保部门下达的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该厂严格按照环保法律法规,结合生产实际,与所属各部门、外协作业队伍签订了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并将环保工作完成情况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年终考核,责任落实到人,真正做到了监督、管理到位。
严把环保指标 实现污水零排放
杏子川采油厂严把环保指标,建立大气、煤尘、污水排放等各项环保指标监测备案。截至2011年10月,该厂共有生产井3354口,日产污水3698方,年产污水122万方,日处理污水3698方,年处理污水能力达271万方。其中:河西沟联合站年处理污水能力64万方;郝家坪联合站年处理污水108万方;墩也联合站年处理污水72万方;坪桥选油站年处理污水能力10万方;沐浴集输站年处理能力17万方,实现了污水零排放。
开展专项治理 提高环境风险应急能力
市环保局、固废管理中心和安塞县环保局、县执法大队对该厂危险废物专项执法检查高度重视,积极部署,陆续开展了各类环保专项整治活动,增强其治理污染,强化环境管理的自觉性,维护生态环境安全。同时制定了《杏子川采油厂环境污染救援应急预案》、《杏子川采油厂危险废物污染应急预案》及《危险废物处理防范措施》等制度,切实地提高了预防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建设文明井场 努力改善油区环境
当前,该厂已经建成清洁文明井场1345个,占总井场数的95%,其中三边井场419个,治理数达 419个,占总数的100%。在井场建设方面,该厂始终依照清洁文明井场建设标准,结合油井数量统一设计、统一实施,墙内设施必须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具备三坑一槽一沟(即雨水蒸发坑、污油坑、垃圾坑,导油槽、导水沟),每个井场必须放一个油泥回收罐,油泥回收满后送往环保部门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有效地控制了污染源。2011年6月份起根据实际情况,该厂对现有的清洁文明井场进行了改进提高,避免重复建设,既减少和避免了污染,又节约了资金。
保证生态环境 完善HSE管理体系
加快植被恢复建设,防治水土流失,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仅2011年前10个月该厂共绿化道路152公里、植树7.4万株,绿化面积(种草)达80亩。采取领导包片、采油大队统一组织、班组负责实施、采油工包干的办法,坚持适地适种,全面加强了油区生态环境建设,既美化了环境,又大大控制了粉尘污染;2011年该厂全面启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先后召开了4次全厂范围的大会,制定HSE体系认证计划,安排HSE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并进行了2次审核。认真领会HSE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全厂范围内进行宣传教育,使广大员工都树立起健康、安全、环保的意识,做到防护与整改相结合,确保广大员工能够健康、安全地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
历经二十几年的艰苦努力,该厂生产规模逐步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综合效益逐年攀升,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推动全市环保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省级AAA级资信企业,省级诚信企业,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陕西省经济百杰黄金级单位。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