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在厚重的土地上开掘文学富矿

2013-03-19 14:38  宝鸡日报  字号:T|T

穆涛:1961年生于河北廊坊,曾在西北大学中文系学习。现为《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西北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著有散文集《俯仰由他》,随笔集《肉眼看文坛》、《放心集》,文学访谈《平凹之路》,点评本《土门》,译文集《名誉扫地——美国在越南柬埔寨的失败》等。曾获陕西省双五文学奖,陕西省优秀编辑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更滋养一方文化。关中天水一带的文化具有怎样鲜明的特点?如何发掘极富特色的本土文化?宝鸡日报记者专访了参加关中-天水经济区文学座谈会的《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穆涛先生。

“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一个经济学概念。然而,和北部湾、环渤海等经济区不同的是,关中-天水这一区域具有山水相连的文化根基,这里既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始祖文化、周秦文化的诞生地,不论从历史遗存还是人文积淀来说,都十分深厚和久远。”穆涛说,当年,周朝建立的周礼为千秋万世立法则,秦国也是在关天一带由弱到强,统一了中国。特别是大哲学家张载在宝鸡眉县创立了“关学”学派,其学术思想誉满中华、影响深远,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曾多次被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提及,可见“关学”思想历久弥新,其精神号召力长盛不衰。

关天地区土壤厚实,从文化贡献的角度讲,这一地域为中国贡献了“两个半”国家体制,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其一是周朝的联邦制,其二是秦朝所建立的帝国制;半个是指今天,我们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始阶段是在延安打的基础。“两个半”贡献中,其中两个与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密切相关。

穆涛是河北人,后受陕西省著名作家贾平凹的力邀,赴西安任《美文》杂志副主编,一转眼已经20余年。穆涛告诉记者,这20年中,他从最开始的远远观察到现在融入这块土地,对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感受越来越清晰和强烈。“土厚,庄稼才长得好,文化积淀深,文学作品才有生命力!”穆涛说,不论是王云奎还是商子秦,还有吕向阳、吴克敬,读他们的作品,少有磅礴的气势,却都能小中见大,从具体而微小的事物中升腾出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就像脚下的这块土地一样厚重,像臊子面、羊肉泡一样醇香。他们的作品,既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又有关中人特有的硬气、刚正,地域的特征已经深深融入他们文学创作的血脉当中,令人读文如睹人,敬佩之心油然而生。

既是作家,又长期担任陕西省著名文学期刊的负责人,穆涛对关天区内的文学现状了然于胸。他说:所谓文化高度,实际上就是把文化的差异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才是真正有力量的,能够世代流传下来的东西。在他看来,陕西的作家中,贾平凹的作品聚焦了陕南特有的地域文化;路遥把笔触指向他所熟悉的陕北;陈忠实则是灞河塬文化的记录者。关中-天水经济区的作家群在聚焦时代发展的同时,也应更多地关注脚下这片土地,这里曾经的战马厮杀、丝路繁华、青铜帝国,都像一出出大戏在历史的时空中轮番上演,精彩绝伦。“这些文化就深藏在百姓的生活之中,每一样挖掘出来、写出来,都将是震惊世界的力作!作为《美文》的编辑,我期盼多刊发关天经济区作家的作品,也期盼更多的关天区内的作家写出具有民俗特征的好作品!”穆涛最后饱含激情地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为艺术而乐为梦想而舞 30多名老人老来乐生活

    2013-03-18 14:48阅读

    绿色消费费 你行动了吗?

    2013-03-15 15:38阅读

    西安市总工会深入峪口村开展扶贫活动

    2013-03-13 00:17阅读

    警惕非法集资 快速致富骗人伎俩

    2013-03-07 10:34阅读

    一个“挤”字折射公民素质

    2013-03-05 10:16阅读

    关爱农民工温暖千万家 西安市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纪实

    2013-02-28 10:38阅读

    自家果树自个剪 剪树艺人生意淡

    2013-02-25 23:1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