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挤”字折射公民素质
前几天元宵节观灯,在塞北小城饱尝了挤的滋味。其实来往观众如果都能按照交通规则皆靠右行,就不会出现拥挤致堵塞交通的程度。来往相向有序前进即使拥挤,也是有序的拥挤,无非行进的速度慢些罢了。可由于来往行进无序,北往的人流中挤着南下的人流,而南下者中又夹杂着北上的人流,造成一种来往任意行进冲撞的无序状态,因此拥挤在所难免。倘若有一人跌倒也难免发生踩踏事件。谢天谢地,庆幸那天还没有出现那种恶性事件,事后我都有点儿后怕。
不曾想,2013年2月27日,湖北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秦集小学刚刚开学,学生宿舍楼因迟迟未开门,学生挤开栅栏门出去时发生踩踏事件,造成4人死亡、11人受伤的悲剧。堂堂的学校,教育同学们遵守纪律礼让三分的地方,如何会无序拥挤而造成踩踏事件?按理,有人跌倒后同学们不应该继续前行,而应当立即止步救人,如何还会残忍狠心地从跌倒在地的同学们稚嫩的身体上踩踏过去,如何能下得了脚?
据说这是一座四层楼,只有一楼一个出口,共有学生900多名,住校生500名。按理说,500名住校生不算多,即使只有一个门,如果排队有序行走,也费不了多少时间。而500人都想一齐挤出去,那当然是不可能的,而且拥挤中行进的速度会更慢,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这正说明我们的学校平时就没有教育同学们养成排队有序行进的习惯,平时就那么挤惯了,谁能挤谁就可以先行一步,谁挤在前头也没有人批评其这种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没有人坚决制止这种行为,否则便不会酿此恶果。
由一个“挤”字折射出公民的基本素质,基本的道德水准。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经常要遇到这种集体行动,在一个有良好道德的社会环境里,凡是人多拥挤的地方均要排队,按先来后到的次序行进。比如我们经常在火车站、汽车站、民航等处购票、进站、安检乃至一些比较热火的购物时均要自觉排队,按先后次序行进,这应该是最普通的常识。而我们全日制五个年级的小学校,竟然发生如此令人悲痛的事件,不仅透视出学校的道德教育跟不上,而且也透视出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如此惨痛的教训,深值国人反思猛醒。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