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眉县造船老技艺期盼传承人

2013-04-09 10:59  宝鸡日报  字号:T|T

上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眉县红崖头村(现红东村)人因造船声名鹊起,被冠以“巧手船木匠”的美称。现如今,全村会这门技艺的仅剩三人,年龄最小的也已57岁,他们苦于手艺无人继承而陷入失传的窘境。

近日,记者来到了红东村四组,见到了这门手艺的三位传人:69岁的王天福、66岁的张虎虎、57岁的张水怀。在道路并不发达的年代,潺潺渭水成了连接南北之间的重要通道,航运业应运而生,临近渭水的红崖头村村民世代傍水而生。“1980年前,渭河上东至咸阳、西至宝鸡的船都是我们红崖头村人打的。”回忆起曾经的荣光历史,王天福格外自豪。

随着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及渭河水位和流量的下降,宝鸡地区的航运业也逐渐减少。船少了,打船的还会多吗?对此,三位船木匠也早已了然于胸,但张水怀认为,作为一门传统的民间技艺,它背后的文化沉淀才是真正的“宝藏”。

张水怀告诉记者,他们打船的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至于兴于何时早已无从考证,只听祖辈讲过,清代时,这门手艺就盛行于关中地区。“我们村上原来打船的有张、王、杨‘三大班子’,近20人会这门手艺,再加上小工,也有几十余人。后来,路修好了,打船的就少了,这门手艺就再没人学了。到现在,也就剩我们哥仨了,别让先人留下的‘宝贝’断到我们手里。我们希望这门手艺能申请县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盼着有恒心、肯吃苦的年轻人能来学习这门手艺,让它能够传承下去。”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3个月卖出300吨苹果——一个大学生的网销之梦

    2013-04-08 10:17阅读

    再说扶上杆儿抽梯子

    2013-04-07 10:35阅读

    “陕西文明网”上线暨“文明陕西 我在行动”启动仪式在未央举行

    2013-04-02 16:51阅读

    官方辟谣:今年天然气不涨价

    2013-03-29 12:12阅读

    西安城里城外的变迁

    2013-03-25 16:38阅读

    宝鸡民俗文化创作大有可为

    2013-03-21 12:27阅读

    图书市场 阅读当心文字污染

    2013-03-16 16:07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