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举办“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公益讲座
首都师范大学徐健顺教授做吟诵讲授
现场座无虚席,同学们认真聆听讲座
重拾吟诵传统,品味古典诗词。12月5日下午,西安市文明办、市教育局共同邀请中华吟诵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徐健顺,在陕师大锦园小学举行了“中国传统读书法吟诵”公益讲座。
吟诵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是公认的中国文化独特魅力之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同时也是创作方法、学习方法、教学方法、修身方法、文化传承的载体、中国思维和精神的重要承载方式等。市文明办组织此次活动的意义旨在传承和发展吟诵传统,让更多的中小学德育和语文教师了解吟诵这一传统读书方式,市区县道德讲堂支堂主持人、全市中小学少先队辅导员和德育老师代表、社会民间传承吟诵家等300余人聆听了讲座。
“一字一顿的读出来不行,吟诵是用类似音乐的方式哼唱出来的。”讲座现场,徐建顺教授讲述了吟诵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还现场演示了古文的吟诵方式,诵读了《静夜思》等诗词,向听众教授了吟诵方法,进行互动练习。徐健顺认为诗词中每个字的声韵调,都有相对固定的涵义,古代作者利用这些特征来表情达意,相比现今一字一顿的读法,使用正确的吟诵方法才能体会古人当时的心境。
“从今年起,我们在陕西地区采录和拜访老先生20多位,其中7位上过私塾,他们的吟诵也得到了中华吟诵学会专家的认可,并将获颁陕西传承吟诵家证书。”中华吟诵学会中级讲师魏俊梅表示,目前西安已有长乐坡小学等四所学校开展吟诵活动,今后将在市文明办的支持下,让吟诵走进更多的学校,让传统国学重回教育。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