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区推动创建常态化 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2)
建章立制 推动创建常态化
作为长安的名片,环山公路旅游线路是很多市民、游客节假日游玩的首选,但是多年来“黑车”、“黑导游”等现象屡禁不止,旅客投诉多,城市形象受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催生出的一整套管理机制,不但击退了“四黑三乱”,也成为沿山区县可以借鉴的样本。
核心价值观宣传进社区
今年,长安成立窗口单位创文工作督导小组,组建了由旅游、公安、城管、交通运政、辅助人员等为主要力量的综合工作督查队伍,开展常态化整治和长效管理。环山公路旅游沿线通过定点固守岗位与综合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实现无缝衔接,在城区织成一张全天候、全覆盖的管控网络。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地铁站“粘人”的“黑车司机”不见了,景区沿线拉人的“黑导游消失了。游客们在享受专业正规服务的同时,可以静心欣赏长安的山水风景。
据了解,区创文办督导组今年已检查点位7069个,发现问题点位1226个,其中1185个已经得到落实整改,整改率提高到96.7%。
今年以来,长安区从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入手,变突击迎检为建全长效机制,形成落实创文要求的新常态。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将153项目标任务逐一落实到相关责任单位,通过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媒体公开承诺,进一步明晰创建任务。今年长安对照市委要求,检查出37块“创文短板”,由区级领导牵头包抓,相关部门各负自责,落实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定标准、定责任的“五定”措施,进一步夯实工作责任。同时,对职责交叉、互补和政策空白的内容,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落实部门和街道的主责配合权限,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实现从单一治理向综合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根本转变。
同创共建 全民参与见成效
在长安的很多十字路口和公交站牌上,细心的市民会发现,“红绿灯前看文明,斑马线上知品行”,“你争我撞道路窄,互谦互让心路宽”,“一秒两秒别计较,出行安全最重要”等宣传标语显著醒目,不时提醒过往的市民遵守出行规范和文明乘车跟我排。这也是今年长安区在广大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文明乘车跟我排”和“缓堵保畅小小斑马志愿者”系列活动中的一项创新之举。
道德模范走进道德讲堂
注重“接地气”是长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特色做法。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各项创评项目在群众中落实、发动,使文明创评活动广泛植根于群众中。通过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区委宣传部组织20名社会各界宣讲队员通过讲自己事,讲身边事,积极倡导“我在长安、我爱长安、我为长安作贡献”,不断增强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区文明办以“道德讲堂”为阵地,以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三个领域为重点,深入推进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区食品药监局向城区所有餐饮企业发放张贴文明餐桌提示牌、文明餐桌提示海报、核心价值观海报,倡导“光盘行动”,拒绝中国式“剩宴”。各单位积极行动,纷纷组织辖区创文志愿者深入社区、市场、学校等驻地单位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区居民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在全区形成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