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相声演员眼中的陕西相声:有时让人痛心疾首

2015-06-12 16:34  西北信息报  字号:T|T

5月5日晚,在一个名为“世源社”的相声剧场里,距今一百多年的民国传统相声成了绝对主角,《刘伶醉酒》、《三节拜花巷》、《双字意》等经典段子让观众对相声有了新的认识。大部分人进小剧场听相声是为了排解压力、找乐子,鲜有机会真正地了解相声。那么,在相声演员眼中,相声是什么样的呢?

戏曲有派相声无派

记者采访了青曲社的相声演员张玉浩,在被问到“是否有陕派相声一说”时,他很严肃地摇了摇头。“把相声分派很狭隘,很多人说京派相声、津派相声、陕派相声,如果非要这么说,全国有多少个省,就得有多少个相声流派吗?不能因为一个相声里有一半的陕西话,就把他称之为陕派。派别在戏曲内是很重要的,但相声里不能分派。在戏曲里,需要模仿,而相声要的是不同,演员只是在学艺开端进行模仿。”

陕西是十三朝古都,从来都不缺文化底蕴,这造就了陕西人民或多或少的优越感。观众一听到“陕派”二字会不自觉产生地方自豪感,这就是“陕派相声”走红的原因之一。

陕西传统相声有时让人痛心疾首

相声演员郭德纲曾经形象地把传统相声比喻为一口在地底下埋了好多年、这儿短一角、那磕一瘪儿、带着泥、带着动物血的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之后,天津的很多相声就是直接把它摆在那,告诉你:这是国宝!而北京的一些演员呢,就建议把这个挖出来,冲洗、打磨,把四个腿儿都锯了,外边电镀、抛光,上边镶水晶,前边弄喇叭,后边搁电池,然后说:我们这是先进的东西,是新相声。这段话其实触及了传统相声的核心问题:怎么演既叫好又叫座?

西安有不少知名的相声社,比如青曲社、珍友社、世源社、天禧苑、聚乐社等,每个社团都在表演传统相声。有些原封不动地呈现,有些改得面目全非。原封不动的相声好像有些陈旧,跟不上时代,观众不懂不乐;面目全非的相声第一次听观众觉得新鲜,第二次第三次听,就会厌烦。世源社的演员赵建民对此有自己的见解:“为了保证上座率,有些演员在原本优秀的相声中加入‘粗鄙’、‘低俗’的东西,说‘粗口’是一个相声演员的悲哀,也是无能。当观众没见过真正的传统相声时,他就会认为这些相声就是所谓的‘传统相声’。这真的很让人痛心!”

演员和观众永远是斗争关系

慢慢地,西安的一些相声社有了“掉座”的现象,相声演员们逐渐发现,观众变得理智了,不像相声刚在西安火起来的时候那么感性了,不是说什么就乐什么了。“其实买一张票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但为什么有些园子‘掉座’了?我们认为只有一点:相声不好听了!”赵建民严肃地说:“相声不像卖胡辣汤,一条道上四家卖胡辣汤,家家都能卖得出去,因为吃饭是在充饥,但相声就不一样了。不是观众变了,而是演员演得不好了。”

真正热爱相声的演员在这点上是保持一致的,张玉浩也抛出了相同观点:“传统相声之所以一二百年地传承下来,肯定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什么我们觉得没有人气呢?其实不是观众不接受,而是演员的问题,演员没有把这个节目真正好的地方演出来。最早的相声就在路边演,你有能耐,就有人站着听;你没能耐,人就走了。可是那个时代相声却活得很兴旺。归根到底,很多演员说要继承传统,但其实是在死守。很多演员说要创新,但最终却忘了本。”

“一个节目,既要保证质量,还要兼顾时间,很难。从刚开始学,到后来能演,保守来说至少得半年。半年能把一个节目拿到舞台上去都是很努力的演员才能做到。有些节目为了取得包袱效果会加一些‘粗俗’的词汇,演员一胡说,这个节目就毁了。”说这段话的时候,张玉浩低头看着脚下,语速很慢,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尴尬的陕西相声现状

如果把陕西相声放在一条抛物线上,她会在哪个位置?“既可能是起点,也可能是落点。”张玉浩想了想说。“如果大家伙一起努力,那就是起点;如果大家伙勾心斗角,那就是落点。现在西安的相声市场其实还有很大空间,西安将近一千万人口,听相声的却只有很少一部分,可能十万不到。可是就为了这点观众,各个社团会争斗,会胡说,这就毁了相声的前途,相声的观众就会下降。这是很不好的。”

陕西相声的未来在脚下

民国时期的相声演员基本都是单干,因为相声,这些艺人走到了一起,互相交流,相声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在的相声基本都是社团模式,而人多不一定力量就大。就像张玉浩说的,陕西相声的未来,既可能光明,也可能黑暗,就看走路的人们是否有相同的信念了。实习记者凌旎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监管有漏洞无执法权 高陵出租车西安北郊违规拉客屡禁不止

    2015-06-12 09:22阅读

    陕西青少年开展多形式活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2015-06-11 17:10阅读

    西安文理学院2015年计划招收150名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

    2015-06-10 18:15阅读

    西安市环保公安连续夜战 查处超标车辆127辆

    2015-06-09 16:02阅读

    市长董军在户县检查“三夏”工作

    2015-06-08 15:53阅读

    人民日报:了解史实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2015-06-06 12:48阅读

    宁蒋娟:从女老板变身职业农民只为奉献家乡

    2015-06-04 14:56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