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处无障碍设施成摆设 未来将组建一支监督员队伍加强监管
一条长长的人行道上,随意停放着各类机动车,把原本为残疾人设立的盲道“霸占”切割成分裂的段落,有的地方,垃圾箱、井盖等恰好出现在盲道中间,使这条特别的道路走到这里“戛然而止”;在商场外,原本为方便残疾人、老年人、儿童上下的无障碍通道出入口,也被随意停放的车辆堵得严实,成了名副其实的“样子货”……
昨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实施三周年新闻发布会,邀请中残联、工信部、交通部、住建部等部门参加,对全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介绍。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残疾人8500万,为使这个庞大的人群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3年前,我国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几个台阶 对残疾人来说就是一座大山
“几个台阶,对于健全人不算什么,对残疾人来说就是一座大山;一句字幕、一个手势语,对健全人来说可有可无,对残疾人来说就是打开了了解世界的又一扇窗户。”无障碍环境建设是残疾人参与融入社会的重要前提,中残联副主席吕世明强调,无障碍设施不专为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孕妇,都会在不同时段享受方便。
陕西现有各类残疾人249万,近年来,无障碍设施硬件建设推进较快,多数公共场所均配备有无障碍设施,尤其在新建项目中体现明显。但是,记者实地观察发现,这些无障碍设施真正派上“用场”的并不多,原因在于被随意占用、拦截。
商业中心 无障碍坡道上设两个大石礅
临近中午,在东南城角,几辆小车和摩托车不偏不倚压在盲道上,阻碍了人行道路的畅通。“在西安这种意识好像不强,我们门口这条黄道上总是会停车。”附近经营店铺的张女士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常有。在人流密集的商业中心小寨,同样情况到处存在。举目四望,可以看到,多数店面门前虽然设有无障碍通道,但也多被车辆挤占。海港城前广场,一排排摩托车正堆放在无障碍通道上。
“这里现在不被允许通过了,因为之前有机动车上去撞了人,公司决定把这个通道给堵了。”随着看车人徐师傅的介绍,记者看到,摩托车一旁的无障碍坡道上,被人为设置了两个大石礅,“如果有残疾人想上来,这边都有监控,然后保安会出来帮忙的。”被占用的无障碍通道以及盲道不止这两个地方,记者沿途看到很多类似情况,此类问题普遍存在。
加强监管 将组建一支监督员队伍
“人们应该更多地意识到,无障碍设施可能涉及我们每一个人,而不仅仅是残疾人。”省残联维权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无障碍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监督,涉及部门较多,残联没有执法权,具体到一些问题,只能反映、协调,为了让已建的无障碍设施真正发挥实效,各部门应该形成合力,尤其是从以往迎检前突击检查等监督类型转向常态化管理,“下一步,我们计划与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一起,组建一支监督员队伍,把热心公益、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士集中起来,在无障碍设施监督管理中发挥作用。”记者 赵蕾 实习生 柴迎 朱瑞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