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活跃、稳中趋升 市民游客为西安消费市场点赞(2)
特色街区遍布古城
政府资金奖励扶持
哪儿有特色去哪儿,应该是大部分人带着亲朋好友出行希望抵达的最佳目的地。西安如今一个接一个的特色美食街区和特色商业街区,让这个决定不再难做。但,单一的吃或者单一的逛,其实并不是生活追求的全部,能吃能玩能看能逛能购物才是一百分,消费者的要求高,商家和政府交出的答卷质量当然也高。
永兴坊,这个区别于传统的餐饮街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老字号美食抓住了食客和游客的胃口和眼光。一组具有明清风格的关中牌坊和传统建筑群组合的古典建筑坐落于西安城墙中山门内北侧顺城巷,除了把关中、西府、东府、陕北、陕南等美食汇集一体外,分关中楼、陕北楼、陕南楼、民俗文化体验区、文化墙等近二十个区位,让美食、文化、旅游、购物一应俱全。“永兴坊是传统餐饮街区的一个升级和转型,利用陕西特色美食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优势,融合二者,形成一个老百姓喜欢的特色街区。”永兴坊运营商塞纳河企业集团副总裁张文强说道。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特色商业街区的建设发展,西安特色商业街建设成效明显,西大街、东大街被评为“中国著名商业街”;雁塔路IT产业一条街、书院门顺城巷古文化旅游街被评为“中国特色商业街”;德福巷咖啡茶艺休闲街、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大唐通易坊国际文化院落休闲街等被评为我市首批“西安特色商业街”……据了解,目前我市拥有各类特色商业街区四十余条,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发展体系,不仅显著提升了区域商圈的档次和功能,同时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扩大消费规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无论是特色商业街还是特色美食街,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成为展示城市商业发展水平及建设风貌的重要窗口,提升城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的重要场所,在促进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吕恒军表示,市商务部门也将利用西安市现代服务业资金大力扶持特色商业街建设,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特色商业街(区),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和20万元奖励。
此外,打造特色美食街区也将是未来关注的重点。各区规划在我市建设改造14个特色美食街区。目前已经开始营业的有周至沙河民俗特色美食街、蓝田簸箕掌青街美食街、高陵场畔美食街区,预计今年建成并营业的有蓝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美食街、临潼区唐昭应坊美食街。《西安特色美食街区规划》也出炉在即。
电子商务改变生活
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果说外出购物,就餐是人们生活早已默许的一种习惯,那么电子商务这个新兴的产业,势不可挡的袭来,并且用它特有的便利和广泛为生活带来了惊喜。
“躺在家里等着送水果,懒人必备。”这是崔洁在办公室发出的一条带图片的朋友圈内容,她刚下载了一个鲜果的APP软件,可以预约时间送货上门,让爱吃水果但又不想下班疲于去菜场和超市的她十分欣喜。下班前,她的这条朋友圈里,全是好奇的和她一样的上班族的留言。“下班后我在家等着,新鲜的水果真的就送来了,55元一斤的美国车厘子和19块8一盒的蓝莓,我觉得我可以接受这个价格。”
这是电子商务为消费者带来的便利,同样也为传统的商家带去了机遇。“我们本身就是农产品种植,2011年上线运营了‘西安卖菜网’,慢慢发展成‘蔬菜基地+网络下单+配送到位’的模式。”惠民,很早就看中了电子商务能带来的商机,如今每年通过网站下单的水果量已经占到了总销量的80%,蔬菜通过网站下单的量占到了总量的30%。“农产品通过电商平台来销售,让我们的客户群体扩大,不仅为我们省了一些中间的损耗成本,消费者反而能买得便宜。”惠民说道。
电子商务,让人们的消费从线下转到了线上,从纯室外增加到了任何环境任何时间。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政府部门带去了思考。“今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帮助和引导电商企业以及商贸流通企业在解决硬件投入、技术应用和团队建设的同时,认真分析,研究确立符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经营方式,建立起与自己资源比较优势相匹配的盈利模式,从而不断强大自己,不断的增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推进西安市电子商务乃至整个商贸流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吕恒军表示,未来市商务局也将积极开展创建全市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区工作,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工作重点,培育和发现本土电商企业,开发区域特色商品网络销售;在政策支持方面,上半年通过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征集到电子商务类项目近三十个,目前正在对项目资料进行审核整理。
吕恒军表示,加大电子商务培训力度同样不容忽视:“我们将按照《2015年西安市电子商务人才培训方案》计划,继续开展不同层次特别是针对政府主管部门的电子商务培训工作;计划在全市20所大专院校,面向6000名左右的有创业需求的大专院校毕业生进行电子商务进校园——创业实践项目对接。”(记者 轩辕杨子)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