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高位瘫痪小伙坚强生活 借用网络平台帮助村民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为什么……”伴奏音乐结束了好久,坐在轮椅上的常青把这句《水手》的歌词对着电脑又深情地唱了两遍,他没流一滴眼泪,但是站在身后听他唱歌的父母和亲戚们却扭过头去,偷偷用手背抹了抹眼角。
11年前,才16岁的常青因为一场意外车祸,导致高位瘫痪,从苦闷迷茫到重新开始,如今这个身残志坚的小伙子通过网络平台帮助村民卖农产品,努力创业,实现着人生价值。
意外车祸,造成花季少年高位瘫痪
满眼宜人绿植,阎良区荆山塬龙游村,穿过塬上一片果园,一间朴素的瓦房,这里便是常青的家。
绿色的短袖灰色的长裤,虽然脸庞略显浮肿,但竖起的短发和明亮的眼神还是告诉记者,这是个乐观的小伙子。
颈部以下高位瘫痪,仅左手三个手指活动相对自如,靠在特制的轮椅上,常青用手背指关节娴熟地敲击着电脑键盘,正准备通过网络平台将村民们自己种的新鲜“芽菜”销往外地,“只要活着就能创造价值,我还能为村里人做点什么。”常青笑起来很是腼腆。
2005年1月,寒假刚刚结束,在返校的途中,一辆正在下坡的大货车刹车突然失灵,撞上了当时才16岁的常青。
在医院里昏迷了整整27天才苏醒过来,高位瘫痪让这个花季少年从此失去了行走的能力,这一躺就是近11年。
“为什么不能下床?为什么不能动?”脑部受伤让常青对当时的车祸没有一点印象,在医院的时候他曾一遍遍地问父母自己怎么了,父母总是哽咽着说,“过几天就好了”。
人生迷茫,悲伤的情绪折磨着少年
“有一次无意中听到医生和爸妈的谈话,我才知道这辈子我恐怕再也站不起来了。”
从医院回到家后,常青只能整天躺在床上,需要父母彻夜照顾,那个时候苦闷、急躁、恐惧、无奈……各种悲伤的情绪折磨着这个少年。
“当时觉得自己就是个累赘。”费力地抬起胳膊一次次地推掉床边的水杯,向父母发脾气恐怕是少年唯一宣泄的方式和途径了。“每每这时爸妈都默默地把地上的碎玻璃打扫干净,然后躲到一边偷偷去哭。”
自己遭遇车祸,有先天残疾的哥哥又因病去世,回忆起那些日子,常青一直说自己很不懂事,伤害了父母。
两个孩子出事后,父亲常成银有7年的时间都将自己封闭在家中,55岁的他比实际年龄看着要老很多,黑黑瘦瘦的。在医院照顾儿子的时候,没有任何食欲,有时候一天就吃一个馒头,时间久了自己的胃也“坏了”,最终被切除了3分之2。
“孩子身体内有好多钢板连接。”常成银给儿子按摩着腿,他说儿子腿还没有萎缩,他希望医学能让自己的孩子再站起来。
重拾自信,小伙通过网络平台帮助村民
躺着看电视、看书,是瘫痪后常青唯一打发时间的方式了,这期间父母要经常帮助他翻身,以免压坏身子。
政府帮忙,残联看望,民政救助,朋友鼓励……时间一久,现实让一个烦躁的少年慢慢蜕变成一个成熟的小伙子。
“我能做什么?”这是常青那时一直思考的问题,直到有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和自己有同样遭遇的云南小伙子通过网络创业,给了他深深的启发。
经济本不宽裕的常家为了儿子买了一台电脑,那天开始常青便整日在电脑前研究了起来。“开始什么也不懂,只能通过百度学习,常常都是晚上两三点了。”键盘就在手边,长时间躺在床上看着电脑,下半身本来就没有知觉,每天深夜睡前,常青只能感觉到脖子特别酸疼,头晕晕的。
“有一次在网上发帖,文章被选中挣了120块钱。”常青用欣喜两个字来形容2012年6月那天他的兴奋。可以通过网络自己挣钱了,之后常青开始在网络上做代理,卖各种日用品。“最好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挣几千块呢。”他说现在自己用的轮椅都是挣钱在网上买的。
“不仅帮俺们在网上交电话费,帮忙买各种电器,还帮着卖农产品呢。”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常青还常常把村民们的绿色农产品在网络上销售,效果非常好。
“只要活着就能创造价值”结束采访的时候,常青给大伙唱了一首他最喜欢的歌曲《水手》。(记者 邓月娟 通讯员 冯长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