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西安创新发展“居家养老”(2)
生活得保障 精神需求最急迫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对精神赡养的需求是最强烈的,入住的老人有90%的人现在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精神赡养。诚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养老保险面逐步扩大以及子女的经济扶养能力日益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质量基本有了保障,但是生活的幸福不仅是物质生活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老人们渴望情感上的关爱,更企盼心灵上的充实。在记者随机调查的数十位65岁以上的老人中,有81%的人最愿意选择的养老形式是居家养老,11%选择机构养老,6.5%选择老人日托所,1.5%未做选择。
另据该中心主任薛梅介绍:我们把这种模式比喻为没有围墙的养老院,其实也就是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养老院。这种养老模式目前已被国家残联主席张海迪认定为中国首家残疾人社区居家养老推广新模式。中心目前已经在莲湖区、沣东新城、灞桥区、新城区建立了7个社区居家养老“小型家庭”。记者走访了居住在“小型家庭”的众多老人,他们都非常满意。76岁的胡春华老人就坦言说:“自中心建立以来,每天无论是日常生活,抑或精神需求,中心对我们地照顾都非常细致。如同在自己家里一样,让人倍感温馨”。
客观现状待破解 政府投入需加强
“每天生活真的很累,感觉自己快撑不住了”,4月20日,家住草场坡3538厂小区的李婷一脸无奈。身为独生子女又接近不惑之年的她和丈夫都是工薪阶层,双方父母也都年过古稀。“我身体不太好,家里还有一个儿子上小学六年级。娃上的是一所省级重点小学,每学期光学费就是好几千,再加上周末绘画、英语等补习班的花费,1个月光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就得小三千。加上日常生活开支,每月8200元左右的家庭收入都是月光。这不最近公公还刚做了搭桥手术,身边一直需要人照顾。我俩现在是先看孩子再顾老人,每天两头跑,实在吃不消”,提起眼下的生活,泪水在小李的眼眶直打转。虽然小李身边的朋友都建议她把老人送去养老院,但她和丈夫始终没有这么选择。像李婷这样夫妻两人都是独生子、同时要赡养4位老人、还要抚养一个孩子的“421”家庭结构,已经引发了重大的养老难题。独生子女家庭一旦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就要承受敬老、养小的双重压力。一旦谁有个头疼脑热生病住院,的确令人力不从心。
诚然,面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现状,虽然近年来西安市政府也在持续加大投入,但现实状况仍不容乐观。据西安市老龄办福利事业处处长张宝宁介绍:西安市从2008年起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今年是第8个年头。国家、省、市、区县财政是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的主要投资主体。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投资共计4981万元,其中,国家、省、市财政投资2638万元,区县财政投资2283万元,社会投入60万元。尽管目前全市760个城镇社区中已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445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覆盖率达到了58.6%,但仍有40%左右的社区还没有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缺口较大。同时,社区养老也存在软硬件建设的问题。由于重视程度、投资渠道、投入力度的不同,致使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的基础设施条件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目前全市社区居家养老还存在服务人员少、工资待遇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不仅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管理函待加强,相关专业培训的指导力度也需要不断加大。
资料显示,民政部早在2011年2月就发布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9073”的养老模式: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护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并且提出调动社会和企业的力量出资建立家庭养老院,成为老人、养护员、政府和多方受益的良好模式。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但记者走访发现,目前西安市许多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企业实实在在办着养老服务,却办不下来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手续,没有民政部门的登记手续,就无法享受国家相关的政策扶持。企业运行困难重重,微利经营或亏损维持经营。同时,服务作为一种商品应该是有偿的,但是居家养老服务从本质上却又属于公共服务或者说是福利性服务的范畴。对贫困老人而言,全国很多地方开展居家养老的过程当中有明确的补贴办法和标准。如老人需要居家服务,根据评估确定其需要哪些服务,对身体情况,收入情况等做以评估,所需要的服务价格是多少,老人自己能够支付多少,如果支付不了全部,差多少政府就给相应的补贴。但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企业真正落实此政策,许多更不知该如从下手。例如该中心投资建立的“居家养老智慧管理服务平台”,从居家养老中心的安防、设备、人员、业务、宣传事务、服务、监管诸多方面进行了统一集中管理,实现了包括人员信息、资产设备、日常事务、健康服务、突发状况预警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该“居家养老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整套软硬件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企业花去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目前在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行业里可以说首屈一家。但是,需要点补贴立项没人接收,只好靠企业自身练功,微利甚至负债经营维持企业生存……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目前养老福利模式在新形势下的新探索,居家养老的确还是新事物,是对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新拓展。在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的过程中,着实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但越是这样,就更需要政府的关注和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其最大能力从政策和社会福利的软硬件上给予倾斜和帮助。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制约行业发展的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养老服务业人才缺乏的问题会更加凸显。因此,摸索一条更适合西安市实际情况的“居家养老”新模式依然任重而道远。(记者 杨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