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让扶贫路走得更快更稳——西安持续发力推进脱贫攻坚(2)
五型模式让产业落地更精准
创新政策增强自主造血功能
“农民变股东,分散变合作;在家挣工资,还能收红利。”这是户县天桥镇胡家庄村村民对现在生活的描述。胡家庄通过”企业投资、农民投地、折股参与、规模经营“的发展模式,在免除经营风险的同时,使村民获得了土地流转金、股份分红和劳务工资”三份收入“,村民收入翻了好几番。
“政府搭起台,群众唱好戏,共享发展红利”,这种改革政策催化型的发展模式,不仅让胡家庄的贫困户尝到了致富的甜头,更让全市贫困户脱贫发展有了路径。
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略,西安市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农户股份制”、“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制”、”专业大户+农户示范制“、”协会+农户服务制“、”农户自我发展制”等5种产业扶贫推进模式,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解决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陕西富地牧业有限公司是省级农业产业精准扶贫试点企业,今年以来,不仅为周至县6个贫困村的213户贫困户建立了脱贫档案,并且为每户不同的家庭情况量身定做了脱贫计划。通过生猪养殖、土地流转、吸纳务工三种扶持措施,增加贫困户收入,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有钱有地的可以入股,没钱的参与经营,有技术的发展产业,西安市通过灵活多样的推进模式,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充分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为农户打消了“不敢干”、“不会干”的胆怯心理、激发了农民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形成了特色产业“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探索推广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扶持资金折股量化”扶贫合作模式,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产业带来的红利。”西安市产业生态脱贫办公室副主任苏新耀在近期召开的全市产业扶贫工作现场会上强调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