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到2020年将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2016-12-29 08:20  西安晚报  字号:T|T

记者昨日从西安市政府了解到,《西安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于近日印发,其中要求到2020年,我市将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2020年实现城乡“15分钟健身圈”

《计划》明确,到2020年,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0万,占全市人口比例的50%以上,每周参加1次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80万,占全市人口比例的55%以上。

到2020年,我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净增0.68平方米,达到2平方米,实现城乡“15分钟健身圈”,市、区县(开发区)、街办(镇)各级体育社团组织基本健全,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向社区、农村延伸,全民健身活动站点覆盖城乡,服务管理规范有序,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突破2.3万人。

我市还将开创全民健身E时代,依托陕西省全民健身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我市全民健身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共享,将人与场馆设施、人与赛事活动、人与指导培训有机结合,实现全市体育健身资源互惠互通,解决和谁健身、去哪健身、如何健身的问题。

健身房公园将建国民体质监测点

《计划》还要求积极完善市、区县两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监测站建设,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每年各区县检测人数不少于3000人,全年监测人数不少于4.6万人,总数达到23万人次,占全省23%。在健身房、体育场、公园等区域设置一批国民体质监测点,免费为群众开展日常性国民体质检测服务。2020年末,邀请专业机构,按照监测比例要求对全市集中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西安市国民体质监测报告》。

我市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区县(开发区)、街办(镇)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完善各级体育总会和体育协会,使其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力量。结合群众需求,不断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再培训模式,每年全市举办培训班不少于15期,培训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1000人次。各区县(开发区)每年至少举办1期培训班,人数不少于80人次;探索引入第三方机构,创建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模式,使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稳步增加。

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市级建设“一场两馆一中心”,即包含体育场、综合馆、游泳馆和网球中心的西安体育中心,同时提升改造西安市人民体育场,每年在公园、广场等场地实施1至2个全民健身示范带(区)工程和10个多功能运动场地建设,在街办建设5个示范性室内健身房,在社区、农村实施全民健身路径不少于100个,结合渭河沿岸整治工程同步实施渭河西安段全民健身园区建设。

在区(县)级建设“三个一”,即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片室外运动场地。

建立一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辅导站点、培训机构等,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全市全民健身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儿童开放。

同时,特别关注残疾人身心健康,办好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各级民委每年举办体育展示和竞赛活动不少于3次,参与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要充分发挥保障职工健身锻炼权益方面应有的作用,率先开展工间操活动,普及和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每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少于5次,参与人数不少于5000人次。(记者 付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西安市第五保育院举行文明礼仪主题晨会

    2016-12-27 18:06阅读

    津闽秦国粹流芳精品剧目惠民展演活动1月8日西安开锣

    2016-12-27 22:17阅读

    香港小学生来西安感受葫芦文化

    2016-12-27 12:00阅读

    第五届旅游创新与合作发展论坛将于1月13日在西安举办

    2016-12-26 22:31阅读

    中共西安市凤景小学党支部召开2016年度专题组织生活会

    2016-12-26 09:02阅读

    本周六周日西安车管所不放假 10个服务网点受理新车挂牌业务

    2016-12-24 21:31阅读

    陕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2016-12-23 12:0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