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家政服务业到到底缺啥?
12月19日一大早,家住西安市太乙路社区的刘惠萍大妈经过近半月的四处寻找,最终通过省总工会朋友介绍,在西安最大的家政服务公司——中顺家政为她即将分娩的女儿预约到了一位高级月嫂。“你都不知道我跑了多少路,眼看下月女儿要坐月子,前后找了好几个月嫂,都不合适”,刘惠萍无奈地说。
好“阿姨”越来越难找,在“养老”与“育小”双重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家政服务从奢侈消费变成一般消费走入寻常百姓家,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在人们视野之中。
用工缺口大更缺“好阿姨”
据西安市家政服务业协会会长王军介绍,目前,西安共有600多家家政服务公司,10万从业者中外地人占90%,即便如此,仍有6万多用工缺口,远不能满足需求。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渐渐消失,劳动力资源逐年递减,直接导致家政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而市场需求量却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递增。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家政服务企业缺岗率达10%至30%。2010年底,照顾一个生活完全自理的老人,雇个保姆每月需1400元左右,到今年,每月3000元都找不到人。目前,西安家政服务人员主要以下岗女工和农村打工妹为主,众多受访家政企业和雇主反映,从业人员文化层次普遍偏低,年龄偏大,缺乏正规培训,技能单一。西安金桥家政服务公司经理段晓介绍:“现在家政公司基本上是中介制,只负责‘牵线搭桥’,不负责培训。”
调查显示,许多保姆未经正规培训直接上岗就业的情况很普遍。来自陕南镇安的保姆段晓楠说:“三年前,我经过西安市总工会正规培训成为一名高级育儿师。可现在一些未经正规培训的人都敢称自己是高级育儿师,培训中介对服务质量也不负责。”
市场需要旺行业缺监管
近年来,西安家政服务业发展较快。截至2015年底,注册家政服务企业(机构)已近650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按西安常驻家庭245万户算,仅能满足需求40%左右。目前,西安60岁以上人口为106.3万人,占总人口的12.5%,社会老龄化趋势明显,家政服务业市场供不应求。
与旺盛的市场需求相比,家政服务业的行业监管却显得力不从心。西安市一家育婴服务中心经理李娜告诉记者:“一些金牌‘月嫂’都是各家政公司封的,没有经过严格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缺乏统一管理。”
记者调查也发现,西安家政服务企业注册门槛低,交点钱就可注册,有的甚至无办公场所,电话招保姆,然后给雇主推荐,两头收取介绍费。目前,西安虽制定出台家政服务业行业标准,但仍缺乏强制力和约束力,导致不少“黑中介”现象,有的公司被查处后,换个名字和地方又开业了。此外,家政服务岗位也没有相关的鉴定评级标准。
建章要立制发展要补“缺”
谈及家政领域的发展与监管,陕西省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吴刚表示:尽管我省已将《陕西省家庭服务业促进条例》纳入未来立法规划,但近年来家政服务业也暴露出诸如监管缺失、服务不到位、收费混乱等诸多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在加强监管和引导同时,应结合实际制定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建立家庭服务业管理协调机制。
吴刚表示,下一步应积极推进西安家政服务行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大力培育稳定的家政服务队伍,规范中介机构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家政劳动关系,规范市场秩序,增强行业吸引力。对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应通过资源整合和采取连锁经营的方式向规模化、规范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对规模较大、运作较好的家政服务机构在财政税收、工商登记、经营管理上给予政策优惠、重点扶持,逐步建立比较健全的惠及城乡居民生活的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体系。杨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