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尊敬祖先 崇尚文化 至今,祠堂匾额为“先祖是皇”,建筑细节蕴含文化味儿。

2017-02-23 18:32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张琼

陈仓区县功镇有一句俗语,叫“张家房,马家墙,王家石条丈二长,刘家有个祖先堂。”祖先堂就是位于县功镇下河西村的刘家祠堂。刘家祠堂始建于明末清初,现存殿房三间,为两进式,占地四百多平方米。如今,刘家祠堂已有局部破损,但照壁、匾额和砖雕等建筑细节,依然传递着尊敬祖先、崇尚礼仪文化的家风。

祠堂前有一座雅味十足的照壁,照壁高约5米,宽约7米,厚约1米,全身用青砖包裹,屋脊雕有吻兽,砖雕图案有牡丹、卷草等。由于年代久远,照壁上的青砖脱落了一大片,但不影响它细致讲究的韵味。走过照壁,祠堂大门可见一块匾额,上面刻着霸气的四个大字——“先祖是皇”,凸显刘家人对祖先的尊敬及家族自豪感。

祠堂内的壁画、木雕、砖雕等建筑细节巧妙融入传统文化,其中一幅砖雕刻有两只猴子,一只猴子拿木棍戳马蜂窝,另一只猴子蹲在马蜂窝旁,“蜂猴”和“封侯”谐音,寓意后代官运通达,可以说是古代版本的“马上封侯”。此外,还有“神马出海”“双鹤朝阳”等图案,寓意家族里人才辈出、家族兴旺。木雕有鹿回头、仙鹤、梅花等吉祥图案,在上殿房檐下刻有“春露秋霜”字样,流露着文雅意味。

据村民介绍,上个世纪初,祠堂改为该村小学,孩子们在祠堂里读书学习,大年三十夜、元宵夜祭祀时,刘家后人再把祖先牌位请出来放到上殿,进行祭祀。下河西村约有1000多人姓刘,出自一门,祠堂像一个纽带,维系着刘家人的家族感情。

这座讲究的祠堂,不仅是刘家后人祭祀祖先的地方,也是人们感受刘家尊祖爱家、重文尚礼这一家风的场所。家族文化的侵染是无声的,40多年前,村民刘孟喜在祠堂里当小学教师,祠堂里的砖刻、木雕、壁画吸引了他,每到下课后,他就拿着铅笔临摹这些图案,在观赏、勾画的过程中,刘孟喜被祠堂的建筑细节所触动。虽然刘家祠堂里没有刻下家训,但通过雕花、壁画、匾额告诉后人,一个优秀的刘家后人要尊祖爱家、要读书识礼、要重视文化。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政府召开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议

    2017-02-23 16:11阅读

    香喷喷的纸杯蛋糕———西安市第五保育院西瓜六班”妈妈“进课堂

    2017-02-23 15:00阅读

    汉中消防支队助力冬春火灾防控

    2017-02-23 10:41阅读

    提示:很多西安人还不知道 春节虽然过完了西安仍禁止放炮

    2017-02-22 21:44阅读

    【商洛】灵口镇狠抓环境卫生整治

    2017-02-22 10:42阅读

    西安市第五保育院喜获 2016年西安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优秀单位、 “陕西省青年文明号”称号

    2017-02-21 18:02阅读

    商洛市食药监管局开展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2017-02-21 17:2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