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多关心爱护青少年 让每一名中小学生都成为“美德少年”
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这是肖军锋经常说的一句话。说起肖军锋,熟悉他的人无不拍手称赞。1999年从教育系统调到旬邑县关工委办公室工作,18年来,他与关工委的老同志一起,默默无闻地耕耘在关教工作第一线,多年来尽职尽责、无怨无悔,为关教工作建言献策,发挥作用,2010年被省工委、省文明办评为全省关教工作先进个人。
多年来,在与五老们近距离接触中,不断向老同志学习关于青少年教育方面的知识,他经常到各镇、社区了解基层关工委工作动态,收集活动信息,发现存在问题,商讨解决办法,结合工作实际,提出阶段性工作意见。在他的号召下,退休老干部、老教师们纷纷响应,自愿加入到关教队伍。多次指导镇、村开展老少共建同乐园活动,丰富了基层关教活动,让青少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拓展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受到青少年的欢迎,社会称赞,得到了省、市关工委的肯定。
引导青少年在知、信、行上努力实践,解决未成年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青少年环保意识。肖军锋说,为了完成已故的该县关工委宣讲团长赵治轩生前一直关注的问题,他与教育部门、学校在引导青少年成长时,多次组织家庭美德教育论坛,使家长们懂得了如何引导自己孩子快乐成长,教会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家庭社会和谐,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还发动各中小学校老师一起策划童谣征文,编写了多部儿歌集,充实了中小学校园文化内容,经常组织青少年进行课外读物讲评活动,激发了青少年读书的热情。
要让青少年懂环保。旬邑县关工委相关人员对记者说,多次主动联系全县各中小学校开展环保知识征文,将征文的优秀作品编辑成《环保手册》,赠发给青少年阅读学习,每年环境日,与县环保局联合举办演讲大赛,还经常到各中小学为学生作环保知识讲座,在关工委其他关教人员的支持下,还为青少年编撰了十万字的《环境资源节日手册》。仅2008年以来,他组织县关工委先后编印了儿歌征文优秀作品选《丑鸭识水》、《旬邑县青少年文明礼仪手册》、《旬邑县家庭教育资料汇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读本》等6类10万多册,价值30多万元读书,并将这些课外读物免费赠送给广大青少年。
他还多次参与帮助失辍学和贫困学生就学。旬邑县关工委负责人说,从2012年至今,肖军锋先后联系北京折800网公司、安利基金会等给职田中学、郑家镇葛村小学、马栏镇黑牛窝村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400多名青少年送去价值40多万元的爱心资助,把社会的关怀送到了青少年心坎上。
除此之外,从2012年起,在他的积极协调下,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县青少年中华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共计3.2万名师生参加。
他说,教育青少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提高未成年人道德素质,动员广大青少年不断提高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一名中小学生都成为美德少年。同时,自己会克服个人、家庭和工作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在关教领域中默默奉献着,无怨无悔,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呼吁社会各界及家长、老师们多关心和爱护他们。
本报记者 宋超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