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拨亮一盏灯 照亮一大片——金台区以“两学一做”助推党建工作亮点扫描

2017-03-09 18:17  宝鸡日报  字号:T|T

本报记者庞文渊

“盖新房住新屋幸福生活天长地久;一片情颂党恩多亏书记帮忙操心;横批摆脱贫困。”这是金台区硖石镇高家湾村贫困户陈汉老人家门口的春联。原来,在去年脱贫攻坚中,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柴智强为陈汉家4口人争取到住房建设帮扶资金6万元,还发动村民投工投劳,帮陈家建起了4间新瓦房,陈汉老人用这副春联表达心声。这是金台区抓党建工作出现的一个亮点。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去年以来,金台区委把“两学一做”与“四位一体”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深入融合,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主旋律高歌猛奏,广大基层党组织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无数共产党员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群众追赶超越、决胜小康、建功立业。如今的金台区,党风正、民心淳、政通人和,到处焕发着盎然生机。

以上率下把政治纪律规矩挺在前面

金台区委团结带领一班人,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为加快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该区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注重从优秀回乡毕业生、退伍军人、乡村企业骨干、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在懂经营、会管理的“经营者”,有销路、搭商桥的“经纪人”,有技术、带头富的“土专家”,头脑活、善沟通的“乡村社会活动家”中发展党员,为社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了新的活力,补充新鲜“血液”。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金台区委书记景耀平既是带领区委一班人强化党建工作的组织者,又是一名普通党员的践行者。他每次下基层,都要与党员干部促膝谈心,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盼所求,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戒,在追赶超越、加快发展中,比速度、比质量、比干劲、比贡献。

金台区委副书记、区长宁怀彬带领党员干部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抓项目、促招商、扩投资,让党员干部补齐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短板,以“钉钉子”的精神和“马上办”的作风,一项任务一项任务完成、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落地、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凝聚力、执行力。

紧盯慵懒散,亮剑低效能。去年以来,区委对违反组织纪律的2名机关干部、1名村民党员开除党籍;对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党费补缴不主动的福临堡社区党员毛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对拒不履行党员义务的8名党员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等处分。

“3+2”党建模式让城市社会治理更精准

金台区立足宝鸡大城市主城区实际,创新思路,大胆探索“3+2”党建工作模式:在硖石镇大柳树村等51个村,构建“引领发展型”党建工作模式;在全区59个社区,打造“为民服务型”党建工作模式;在陈仓镇东岭村等17个城中村和村改居社区,推行“转型融合型”党建工作模式;在43个板块型社区,推行“大党委”党建工作模式;在卧龙寺街道办事处三迪社区等18个社区,建立“智能化服务”党建工作模式,让党员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变成“最畅一公里”。

面对新形势,区上在联盟、东岭等15个城中村,构建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三年来,全区拆迁改造11个村,妥善安置群众3.7万人,城中村农民年均收入由原来的1.2万元增加到5.4万元。东岭村2016年位居“全国十强村”第三位。

针对城市社区党组织联系群众触角不长、统筹协调能力不强、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区上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陈仓园社区等12个党支部升格为社区党委,将辖区内的社区党组织、新经济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的党组织全部划转入社区党委管理。在组织设置上,实行“片区网格化”管理,设立社会组织、在职党员、小区党员、流动党员、代表委员联系点,组建片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等功能型党支部;在工作机制上,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引领、统筹、协调功能,积极吸纳驻区单位负责人作为兼职委员进入社区党委领导班子;在服务方式上,整合辖区资源,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一条龙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

第一书记当好脱贫攻坚“排头兵”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金台区16名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一线,成为贫困户的主心骨。

市委政研室工会主席柴智强担任硖石镇高家湾村第一书记以来,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村干部携手抓党建促脱贫,用真情和汗水谱写了一曲爱民为民扶民助民的动人乐章。低保贫困户魏关虎因打工受伤成植物人瘫痪在床,柴智强多次到他家串门走“亲戚”,联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魏关虎捐款6000多元,还给他的妻子、孩子找到了工作。去年底,魏关虎家人均纯收入过万元,摘掉了“穷帽”。

金台区在第一书记的带动下,采取“支部 +专业合作社”、“致富党员 +贫困户”的模式,1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绑定贫困户609户,农村党员结对帮扶贫困户430户,在全市率先实现贫困人口脱贫。

该区认真落实“三项机制”,打破用人上的“论资排辈”,想干事、能干事的党员得褒奖,把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和支持,转化为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以自重铸就品德、以自省管好小节、以自警把持操守、以苦干实干的业绩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安康】陈俊哲深入兴安路片区检查指导创建工作

    2017-03-09 16:11阅读

    【汉中】点滴诚信铸丰碑

    2017-03-09 12:45阅读

    西安电视问政开考“低保” 望真正成为困难群众“及时雨”

    2017-03-09 09:47阅读

    【渭南】澄城县安监局集中销毁一批非法烟花爆竹

    2017-03-08 14:01阅读

    【咸阳】旬邑县选出10户“最美家庭”献礼妇女节

    2017-03-07 22:05阅读

    【安康】石泉:医疗集团下首家社区卫生中心投用

    2017-03-07 12:03阅读

    联合行动,防患未然 ——灞桥区教育局、卫计局联合举行2017年学校及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培训会

    2017-03-06 19:1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