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位列中国城市前三名
3月3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体制蓝皮书: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报告显示,珠海、南京、西安、太原、大连、青岛、兰州、银川、沈阳、成都入围2016年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排名前十位城市。这10个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最高的达到68.81%,最低的也超过5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
村民变居民日子过得美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提升,离不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改造步伐的加快。对于这一点,许多原来居住在城中村里的人感受尤为深刻。
“我们村子是2010年开始拆迁改造的,2013年就回迁搬入新居了,居住环境大幅改善,冬天也用上了暖气,特别是老年人再也不怕冻着了。”灞桥区尉家坡社区居民杨军民告诉记者,城中村改造带来的生活巨变和好处大家都感受得到,自然不用多说,最让大家觉得不同的是身份发生了根本变化,以前居住的村子变成了社区,村民也都转变为了居民,现在大家都是实实在在的城市人,搞运输的、干个体的、打零工的,每个人都很忙,外加出租房子的收入,乡亲们的日子过得都挺美。
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市完成了83个城中村的整村拆除。对改造后新产生的就业岗位,采取失业登记、专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方式,优先安置原村民就业,有效解决了回迁群众长远生计问题。
吸纳各类人才到西安落户创业
“在城里工作有8年时间了,成家立业生了孩子,去年我们买了新房,因为符合政策,很快就把户口落了下来,孩子出生后和我们一样,也成为一名西安人。”提起自己的落户经历,来自吉林的孙喆颇为满意,她在西延路附近开了一家美甲店,老公在一家物业公司做管理,收入也还好,生活很美满。她说,当时比较担心孩子的户口问题,因为这直接牵扯到将来孩子上学,以及他们夫妻二人的社保、医保等问题,现在户口有了,这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也就可以享受均等的社会化服务了,可以安心做生意了。
2016年毕业的大学生赵岩越家在外地,毕业后就在大雁塔附近找了一份工作。刚到西安的他,房租是最大的经济负担。让他没想到的是,政府扩大了住房保障范围,专门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分配了租赁型保障房,4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月房租大概四百元,让他顿感压力减轻了不少,且居住地离工作单位也不远。
今年3月1日起,西安对户籍准入政策做出新的重大调整,放开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落户限制、放宽设立单位集体户口条件、放宽对“用人单位”的概念界定;降低技能人才落户条件、降低投资纳税落户条件、降低买房入户条件、降低长期在西安市区就业并具有合法固定住所人员的社保缴费年限。一系列强有力的户籍改革,就是为了吸纳各类人才到西安落户创业。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