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陈分新从全国两会带回哪些好消息?
(通讯员 王元辉 孙雯)3月5日至15日,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作为最基层的人大代表,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陈分新,将基层群众的呼声提炼成一份份沉甸甸的建议带到北京,同时也将会议精神和消息第一时间带回家乡,传达给安康人民。陈分新带回了哪些好消息呢?3月16日上午,笔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他。
交通建设:给安康带来三大福音
总理曾提出要将安康建设成西北交通枢纽,在这次会上交通部就为安康带来三大福音,西渝高铁项目、江南快速干道项目、安康三个通用机场项目将会陆续在安康落地。一回到家乡旬阳县,陈分新就迫不及待地将从北京带回来的好消息与身边人分享。
据陈分新介绍,3月10日下午,受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委托,交通运输部交通规划司副司长张大为与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公路局、水运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相关负责人来到我省代表团驻地,就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我省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对接交流。
在此期间,陈分新提交了《请求西渝高铁设立旬阳站的建议》,得到了交通部的高度重视。西渝高铁是安康老百姓盼望已久的一件好事情,旬阳如果设站成功,对旬阳的好处那是说不完的。
生态补偿:争取建成长效机制
因为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陈分新始终关注着库区老百姓的各项权益。他先后多次在两会上提出关于建立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建议被采纳并得到落实后,他倍加振奋,今年我还将继续关注这一领域,希望国家用立法的形式建立起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应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生态补偿机制进行完善提升,要为进一步加强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和保障,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高效永续利用。
丹江口水源区生态基础脆弱,水土流失、水源污染严重,尽快完成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三五规划编制和批复,也成为了今年陈分新建议的重要部分。
党支部+X+贫困户:授之以渔
对贫困户来讲,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唯有授之以渔,才能从根子上解决贫困户的长期脱贫问题。镇坪县大力实施的党支部+X+贫困户,就是致力于此。
我患有先天性残疾,父母年近80岁,又体弱多病,家里全靠我一人支撑,日子不好过。去年公司给我50只乌鸡鸡苗,自己又买了50只,养鸡赚了万把块,脱贫了!今年我想继续发展,把日子过得更好。曾家镇桃花村43岁的王东兴,因家境贫寒,又患有先天性佝偻病,至今单身,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是典型的贫困户。自从跟腾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养殖合同养鸡后,不仅脱贫,日子也越过越好。
腾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该县2013年招商引资的一家乌鸡养殖企业。从一开始,该县就以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选派1名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作为驻企业帮扶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按照六统一原则: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施工、统一签订保价回收合同、统一防疫和培训、统一购买养鸡死亡保险,推行林下养殖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示范,全力打造镇坪乌鸡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通过落实订单饲养、金融帮扶、帮扶残疾人脱贫等措施,在三年时间里,企业政府农民实现多赢。该企业自身发展成为当地一家颇有名气的龙头企业,带动全县7个镇1100户3500人实现脱贫,其中帮扶150户残疾家庭实现稳定增收脱贫,王东兴就是其中之一。
在镇坪,把党在农村的政治优势和专业合作社的经济优势有机结合,通过支部牵头实现贫困村专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实施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以抱团发展的方式,把创业大户、致富能人聚集在党旗之下,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务工无门、技术欠缺、劳力不足等现实问题,使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目前,全县共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30个,带动农户超过一万户。
华坪镇团结村秦香园高山蔬菜园区合作社法人张书香,2014年流转100亩土地种植高山特色有机蔬菜。当年收入22万元,市场行情好,今年又流转了300亩土地。贫困户不仅可以在园区务工,还配发种子自行种植,合作社以保护价回收!
加入养蜂专业合作社后,价钱比原来卖得好!2016年,曙坪镇安坪村党支部组建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鼓励村里贫困户加入抱团发展,蜂蜜的价格从每公斤70元涨到每公斤100元,李正元养了40箱蜜蜂,年收入达3万余元。
该县按照支部引路、党员带路、公益兜底的办法,实施党支部+公益性岗位+贫困户。全县开发出200个公益性岗位,对贫困户零就业家庭实施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路。曙坪镇桃园村三组今年64岁的吴丰云,身患残疾,妻子常年有病,生活艰难。该村党支部根据实情,在兴安村级公路养护中心为他谋得一份公路养护职业,每月工资1500元,让吴丰云的生活从根本上有了保障。
脱贫摘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国家在政策层面,无论是贫困县摘帽、贫困村摘帽,扶贫政策都不变,老百姓享受的一些政策也基本不变,目的就是保证脱贫质量,防止返贫。
该县扶贫局一名干部坦言,对于如何确保脱贫质量,防止返贫,除了实施国家相关政策外,全县最大的保障就是依托基层党支部这个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全力实施党支部+X+贫困户模式,把贫困户紧紧凝聚在党支部周围,聚力发展。截至去年底,该县实施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党支部+技能培训+贫困户、党支部+电商+贫困户等近10种模式,使贫困群众有了长效收入,脱贫得到根本性保障。贫困户就近务工赚酬金、流转土地收租金、合作入股领红金的稳定脱贫方式,已成为当前镇坪脱贫攻坚的新路径,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今年,该县将完成 8个贫困村脱贫销号3200人脱贫。对于全年脱贫任务,该县将在去年取得脱贫攻坚首战告捷积累的经验基础上,继续推行党支部+X+贫困户,把贫困群众凝聚在党支部周围,用靠科技勤劳致富的事实,激发贫困群众自身想脱贫的欲望,提高其自我造血能力,让贫困群众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确保脱贫经得起历史检验。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