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当好农民增收致富的领路人
鑫农果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建成的技术富民之路
在150多米长、23米宽的春蜜桃设施大棚中,工人正在给桃花喷施糖水吸引蜜蜂授粉。这应该是咱这周边最大的大棚了,我们自己动手建的!秦都区马庄镇鑫农果友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建成望着盛开的桃花自豪地说。从2004年到2017年,赵建成依靠西安果友协会的平台,负责咸阳地区的果业技术推广,并组织成立多个专业合作社用技术带动村民致富。
致力技术推广 十万农民受益
我就是吃了没技术的亏,才知道技术对于农民来说有多重要! 赵建成感慨,上世纪90年代初,身为农民的赵建成为了改良苹果品种,找人帮忙从杨凌买了富士苹果树苗。第二年请人来修剪果树的时候才被告知自己花高价买回来的是秦冠,效益不好,最后忍痛砍掉。2004年,当西安果友协会招募技术推广人员时,赵建成欣然参加,负责咸阳各县市区的技术推广工作。
2005年冬季,在马庄镇举办果业技术培训时,由于下大雪高速封路,果业协会请来的专家按约定时间迟到了两个多小时。但前来听课的农民把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冒着严寒在会场一直等候。农民非常渴望技术!赵建成说,自己的经历和乡亲们对技术的渴望激励他致力于果业技术的推广。
从2004年到2017年,13年的时间里赵建成组织了近十万农民参加各种果业技术的学习和培训。其中,有一千多位农民通过培训和实践成为高级技术员,五十多位农民成为农民技术专家,能到各地进行讲座和提供技术指导。这些成就为我市果业的技术普及和提升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成立合作社 带动农民致富
2007年3月,为了更好推广新技术和提高果品品质,在果业协会的鼓励下,赵建成和20多个村镇的协会站长作为发起人,成立了鑫农果友农民专业合作社。每个村的合作社成员100多户,合作社共辐射2000多户果业农户。赵建成表示,由于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许多新技术和新品种通过培训很难推广。成立合作社之后,赵建成将新的技术成果和新品种在合作社基地实践成功后,再通过化肥和农药等农资优惠政策在合作社成员中进行推广,带动农民致富,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实现农资销售利润65万元,返还社员红利35万元。为了带动社员的发展积极性,鼓励有能力的社员自行成立合作社分社,实行松散式的联盟合作社。目前,已成立了六家分社,建立双矮密植纺锤形苹果栽培管理技术示范基地500余亩,示范园800余亩,培养果品销售经纪人10名,年推销果品2000多吨。
打造优质品牌 推动果业发展
现在的买家看的是招牌,买的是口感和健康,有品牌才有话语权!提到果业的发展,赵建成说。对市场有着精准把握的赵建成,在提高果业技术和品质的基础上,近几年开始进行品牌化经营。注册了马庄莽塬牌商标和马庄神塬牌商标,打造当地的优质果品品牌。据赵建成介绍,合作社的优质果品通过品牌化的包装之后,通过网络平台卖到全国各地。优质果品来源于合作社基地产出的水果和合作社成员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种植出来的水果。
眼下,赵建成从山东寿光引进的银凤桃树苗已经抽出了嫩芽,迎着阳光一边倒。保持这样的姿势接受光照的时间最长,不用铺设反光膜,浇灌采用的是水肥一体化的模式。去年种植的芽苗预计今年亩产500公斤,明年亩产3000公斤左右。每年赵建成都会去外地考察果树新品种,将有市场前景的果树在合作社的基地示范种植,开发市场。成功后带领社员大面积种植,通过灵活调整果树的更新换代与市场接轨,推广当地果业发展。本报记者 孟丽君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