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宝鸡】放下锄头打起锣鼓,陈仓区艺人杨发权有高招——一人玩转 12件乐器

2017-03-24 18:26  宝鸡日报  字号:T|T

西府锣鼓历史悠久,通常都由十多人乃至上百人配合击打,以壮声威。3月22日,记者了解到,陈仓区东关街道太公庙村民间艺人杨发权通过巧妙设计,利用废旧钢材将锣、鼓、钹组装在一起,能一人同时操纵12件乐器,他的这项创意发明受到群众欢迎。

当天,记者在太公庙村看到,杨发权坐在自己设计制作的“组装锣鼓架”前,双脚有节奏地踩动踏板,通过连杆、弹簧等装置的传动,锣槌、鼓槌便随之“敲锣打鼓”,同时带动钹也配合打响,铿锵有力,节奏明晰,声闻四野(见左图)。杨发权一人同时奏响12件乐器,却依然运用自如,怡然自乐。今年58岁的杨发权告诉记者,他以前开过多种农机,熟知机械原理和电气焊等工种操作,也喜好锣鼓等乐器。看到村里不少人在农闲时以打牌打发时日,文化生活缺乏,他便萌生了打锣鼓为乡亲们增添乐趣、提振精神的想法。由于打锣鼓需多人配合,组织不易,他便搜集废旧钢筋、钢管等材料,焊成长约3.5米、高约2米的架子,将4面锣、4面鼓、4副钹组装在一起,锣鼓固定,每副钹一个固定、一个活动,锣槌、鼓槌往复活动,再通过连杆、弹簧等串联起来,最终脚踩踏板即可方便操纵。这种设计让锣鼓钹联动,保证了鼓点整齐划一,乐器齐鸣共振,其效果不亚于一支十多人的锣鼓队。杨发权还用塑料彩带和钢筋给架子上绑扎出“龙凤呈祥”的装饰造型,再挂上灯笼和小彩灯,安上轮子。这两年逢年过节或谁家有喜事,他常推着“组装锣鼓架”前去,无偿为乡亲们表演助兴。目前,杨发权还在继续钻研设计,准备将组合锣鼓扩大为36件联动,并增加穿着服装的人偶造型,让表演效果更佳。本报记者董建敏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组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研讨活动

    2017-03-24 17:02阅读

    【汉中】宁强老“愚公”誓把荒山变桑田

    2017-03-24 12:17阅读

    商洛市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2017-03-24 08:15阅读

    西安市第三十中学数学学科节拉开序幕

    2017-03-23 14:00阅读

    【商洛】商州区“三抓三促”推动“三项机制”落地生根

    2017-03-23 08:27阅读

    【咸阳】杨卫时的“忧”与“喜”

    2017-03-22 14:09阅读

    西安市召开2017年药械化妆品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会

    2017-03-22 09:14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