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倒逼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
自2016年8月31日,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以来,西安作为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和陕西自贸区核心区,牢固树立责任和担当意识,攻坚克难、先行先试,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倒逼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打造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内陆开放型自贸试验区。截至目前,按照“能放尽放”原则,西安市将首批217项省级事权、103项市级事项,共计320项事权全部下放到各功能区。同时,在高新区、国际港务区试点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和市场监管局,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实现由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的转变。
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工作上,西安市按照“统一收件、内部流转、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统一发证”的服务流程,推行“一口受理、并联审批”新模式。全市各功能区已实现“一口受理、19项联办”,并将办证时间缩短为3个工作日。创新制定综合服务大厅“十统一”标准,统一服务规范,实现了综合服务大厅建设和服务流程的标准化。同时,加快推进政府效能革命,以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4个功能区首批推出了702项最多跑一次服务事项。
西安将“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备案”事项委托至各功能区,现已按照国务院颁布的自贸区负面清单开展外商投资设立备案。各功能区已制定多项全球招商优惠政策,面向国际招商引资。目前,已有176家国内外企业首批入驻。同时,西安市创新通关监管模式,实行机场货站前移,缩短企业通关时间;采取“舱单归并”通关模式,实行跨境电子商务“大包过机”查验放行,探索“边境抽检、内陆核放”和“口岸直通查验”检验检疫新模式。国际港务区单日跨境电商出口正常通关最高达到110884票。
西安市金融办还会同“一行三局”制定了《自贸区金融创新实施方案》,推动金融开放创新。目前,27项金融类试点任务已经推行16项。西安出台了引进外资银行落户自贸区的便利化、扶持性政策,促进融资租赁、能源担保、消费金融等金融业态加快发展。
下一步,西安市将按照省总体方案中的165项试点任务,认真做好复制类任务的落实。推进欧亚经济综合园区、中亚商贸物流园等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新模式,加快西安领事馆区和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建设。通过筹建西安人才大市场和军民融合孵化器,加强自贸区知识产权保护管理,举办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文化论坛、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打造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流中心。(记者 王罡 高利)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