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市民热情留“朗读亭”31天
今日是央视大热的文化节目《朗读者》的线下活动“朗读亭”在西安“收声”的最后一天。原本停留半个月,却因为市民的热情延续到一个月。31天共“漂流”了10个点,“朗读亭”一共收获了4000多名古城市民的“心声”。
栏目组外景导演费株株告诉记者:“这些天里,平均每天有140人进亭录制,最多一天近200人。”古城市民的朗读内涵也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排一两个小时队太平常了。我看到西安人认认真真朗读,相比其他城市,很多人在用自己的文字表达情感。”费株株回忆很多市民都是排着队,拿着自己的小诗、散文、小说,一遍遍在等待中“排练”。另一方面,考虑到便捷性,“朗读亭”在古城漂流了10个点。市民的热情和这座城市的阅读氛围让“朗读亭”的西安站收获满满。
“朗读亭”在西安的一个月时间里,分别在曲江书城、大唐芙蓉园、陕西省图书馆、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交通大学、大雁塔、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城市运动公园、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西北大学等10个地方驻留。其中西工大、西北大学、城市运动公园这几个地方是新增的点,都是对方主动邀请。费株株说,这个城市洋溢着浓厚的阅读氛围和朗读热情,因此“朗读亭”在古城一再停留,呆满了31天。
据悉,线上的《朗读者》节目中,西安市民在“朗读亭”中片段已出现在第五、六、七期节目中,在此后一个多月中,还将在节目里继续“现身”。对大部分参与的市民而言,进入“朗读亭”不是为上央视节目,能在一个地方敞开心扉,倾诉一种美好的情感,也是很大的收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