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乘势而上谋发展——宝鸡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综述
本报记者 杨楠
重大项目和有效投资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底盘”,也是应对经济下行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决策部署,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争取项目投资,全方位谋划、储备项目,有序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一个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极。5年来,我市共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056个,完成投资2800亿元以上。从工业、农业现代化、第三产业项目到幸福民生工程,一个个大项目落地开花,正变成城市发展的“引擎”、造福群众的“甘泉”。
拉动工业引擎
重大项目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载体和依托。市委书记钱引安强调,快发展要有大项目、大发展要有好项目,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紧盯项目不放松,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市长惠进才要求全市各级要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既有皓月当空,又有繁星满天。5年来,我市建成了吉利汽车产业基地、煤制甲醇一期、国核宝钛核级锆材生产线、青岛啤酒宝鸡工业园、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生产线、凤县风电、宝氮整体搬迁技术改造一期、阜丰生物搬迁技改、秦川九万套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招贤煤矿、园子沟煤矿、法士特全自动锻造生产线、金鼎15万吨铸造、中高档数控机床研发生产基地、中压输配电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建设、海螺型材、凌云密封铅蓄电池等重大工业项目,使我市的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机床工具、轨道交通及电子电器等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规模迅速增长。
精准把握工业经济大势、瞄准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为宝鸡工业转型升级勾勒出清晰脉络。总投资72亿元的吉利20万辆整车生产线项目,做大做强了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打好了西部汽车转型发展突围之战。该项目从对接洽谈、签约开工到建成投用的三年时间,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上下全力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建设速度之快、施工效率之高、工程质量之好,成为吉利集团在全国项目建设中的新标杆。(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吉利汽车项目之后,浙江吉利集团去年又在宝鸡总投资45亿元,启动建设宝鸡吉利1.5T发动机项目。以吉利为龙头,宝鸡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基础日益坚实、产业链日趋完善。
放大农业优势
宝鸡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引得不少农业领域的国内外大腕垂青,各县区在特色农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资源利用整合、品牌创建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
作为国内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领跑者”,海升集团从2012年开始,在千阳县投资3.5亿元,创造出加速推广矮砧苹果的“千阳模式”,可实现“当年栽树见花、次年结果、三年丰产”的业内奇迹。陇县依托奶山羊规模养殖资源的带动,引进并建成陕西绿能牧业4万只奶山羊养殖牧场,这也是亚洲最大规模奶山羊养殖基地,为陇县奋力建设中国西部“生态乳都”再添动力。眉县是国内外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2012年,建设国家级眉县猕猴桃批发市场,该市场作为农产品产业体系的“航空母舰”和引领国内产业发展的龙头,对辐射带动陕西乃至全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有巨大作用。
从“一马当先”到“万马奔腾”,宝鸡农业现代化项目,县县发力、百花齐放。太白煜群农产品开发、麟游肉牛基地建设、凤翔县苹果产业、太白田园蔬菜观光示范园、金台现代农业园区二期建设、麟游县20M W光伏农业产业园等特色农业龙头项目建成投用,带动建成了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聚焦城建民生
站立北塬,放眼宝鸡,你会发现,这五年,宝鸡城市“长”大了、“长”高了,“变”靓了。五年来,大手笔的城市建设项目,更是层出不穷,把宝鸡这座城市装扮得愈加美丽动人。
交通工程立体畅通,水利设施更加完善。宝平高速、西宝客专、宝麟铁路、绛帐至法门寺高速公路、崔木至麟游县城建设、陇县县城过境公路等重大交通工程建成投用,宝汉高速、宝兰客专等工程取得重大进展,以高速公路、重大铁路等为支撑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加快形成。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引红济石工程、石头河水库引水工程、冯家山水库改造项目、农村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成投用,水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品位大幅提升。南客站综合改造、宝鸡会展宾馆、(4G)网络建设、市区道路及排水工程建成投用,全面提升了城市形象。在蟠龙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上塬道路及蟠龙新区多条主干道开工建设,科技新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北扩南移”战略初具成效。
民生项目处处开花,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虢镇茗苑、金河尚居、龙山雅居等保障性住房项目建成投用,有效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西部山区扶贫开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市教育中心、市游泳馆、宝鸡市射击射箭馆、高新一中、市广电中心、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康复医院整体搬迁、蔡家坡学城等项目建成投用,提升医疗、教育、卫生、体育水平,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的稳定器,就业的主渠道。近年来,新东岭城市综合体、世纪荟萃广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鹏博星汇商贸建设、石鼓文化城建设、盛世广场、海航国际商业广场、猕猴桃批发交易中心、眉县煤炭物流园、陈仓物流园区信息服务中心等商贸项目,掀起我市商贸发展热潮,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力进一步提高;凤县古羌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区、太白山景区改造提升、千湖湿地公园、关山景区提升、佛文化景区完善提升工程、大水川、七星河国家湿地公园、金台观道文化景区等文化旅游项目建成,我市文化旅游影响逐渐扩大,旅游、文化优势逐步向产业优势转变,旅游业成为宝鸡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谋好发展未来
项目是事关宝鸡未来发展的定盘针。今后几年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大上项目、上大项目、集中力量抓好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市重大前期项目初步安排700个,总投资10126亿元。主要体现在工业创新转型升级工程、现代农业发展、丝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精品、交通枢纽、城镇公共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体系等八大领域。今年,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我市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抓手,安排追赶超越8大类443个项目,总投资3558亿元,年度投资923亿元,较2016年项目数量增加93个,增长26.6%,总投资增加971亿元,增长37.5%,年度投资增加310亿元,增长50.6%。
发展,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在新征程中,宝鸡将系统谋划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全力争取中省投资,大力促进民间投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更多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在全市落地生根,继续保持投资增速全省领先优势,带动全市加快追赶超越。持续做好项目储备谋划,加快项目建设推进速度,同时,切实加强投资要素保障,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银企对接,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优先扶持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优质、及时、有效服务。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