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发布 新环线长达270公里
今年6月,《大西安立体综合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东至渭南,西到杨凌示范区,北至北山,南到秦岭,这个依托关中腹地构建起的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将拥有完善的通道布局和充足的运输能力。未来,省内区域间乃至对外的空间联系会更加智能高效,综合交通也会为我们提供城市发展的新打开方式。
270公里新环线
总里程约270公里,由西安外环高速北段(西咸北环线)、西安外环高速南段、沪陕线蓝田至玉山段、榆蓝线渭南至玉山段以及连霍线赤水至零口段共同组成的西安外环高速公路,被称为西安的“新环线”。这条路,是继西安绕城高速之后,又一条连通多条国家和省级高速公路,疏导大西安过境交通的高速环线。
270公里,人们沿途可以领略关中大地的独特风情,亦可近望秦岭的旖旎壮美。
270公里,人们可以快速抵达关中任何目的地,地区联系亦将更加紧密。
陕西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李翔介绍,近年来,由于西安绕城高速交通量日趋饱和,交通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现有绕城高速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待整个外环高速公路建成后,大货车、过境车辆将由绕城高速分流到外环高速,现有的绕城高速会更加快捷、通畅。
如今,西安外环高速北段、沪陕线蓝田至玉山段、榆蓝线渭南至玉山段、连霍线赤水至零口段都已贯通。西安外环高速南段是整个外环高速中唯一未贯通的路段。据了解,这段道路计划于今年8月先期开工建设控制性工程,年底前全面开工,2020年建成通车。
拟建的西安外环高速南段,全长70公里,起于户县东枢纽立交,与西安外环高速北段相接,止于蓝田东立交东侧,与沪陕高速相接,设计时速120公里。“这条线的布局充分结合了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考虑了户县、长安、蓝田等副中心城市以及沿线产业园区的便捷连通;在城市规划区,路线尽可能以高架桥形式减少对城市的分割;与西太路、西沣路、子午大道、长安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的交叉均采用全互通立交。”李翔说。
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环形放射状的道路规划发挥着疏导交通、促进联系的良好作用。它们的存在也一直为环线周边区域的发展贡献力量。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交通与总体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元庆认为,环线加辐射线可以组成一个骨干网络,这样一来,其内部地区发展条件相似,自然会加快发展速度。建设环线可以带动环线内部的密集开发,更容易“同城化”进步。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