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扶贫产业新模式 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西安市产业生态扶贫六种模式(5)
模式五
资源整合的特色产业连片发展模式
旅游促生态农业带发展
蓝田县水安路精准扶贫产业带将精准扶贫、全域旅游与现代休闲农业有机结合,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园区建设,采取“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办法,发展草莓、食用菌等产业,以贫困户扶持资金入股的方式,发展扶贫产业园15个,吸纳贫困户232户,年底保底分红1000元以上,再根据实际经营效益进行200-500元不等的二次分红。
该扶贫产业带集生态农业、绿色农产品、采摘、观光旅游、产品开发功能为一体,让游客不仅感受到现代生态农业的魅力,更能让游客参与生态种植、采摘体验,吸引游客促进产品销售。
“红豆杉”撑起精准扶贫
天行健公司红豆杉产业扶贫项目在蓝田县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天行健红豆杉健康产业园,位于华胥镇惠家斜村,目前1000亩核心区已建成使用,包括2200平米的智能温室、3000平米的联栋温室、10万平米的日光温室;另一部分是红豆杉示范种植区,位于华胥镇王坪村、姜湾村,已流转林地、荒地、耕地5000亩。该公司已与惠家斜村21户贫困户、王坪村76户贫困户、姜湾村21户贫困户建立一对一帮扶脱贫关系,通过“协议种植+苗木保底收购”、“土地资金+劳务+生态补偿金”、“土地、劳动力、扶贫贷款入股+产业收益分红”三种形式,与政府合作实现贫困户精准脱贫。
“花海梯田”产业深度融合
金缎绿锦,田野彩绸,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在塬坡铺展……长安区利用3年时间,将建成以八里塬、白鹿原和杨庄台塬为核心,以河沿岸大田花卉景观带为纽带的“三塬一带”万亩油菜、油葵标准化种植基地。该项目通过提升种植标准,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以标准化油菜、油葵生产为依托,以油料深加工为纽带,以花海梯田旅游为方向,构建长安东部塬坡地休闲农业产业带,覆盖贫困户543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