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交通体系 助推西安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3)
“米”字形高铁网为丝路提速
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丝路需要进一步“提速”。随着郑西、西宝、大西高铁通车运营,我市境内高速铁路通车里程83公里,路网密度0.82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实现高速铁路便捷通达北京、上海、郑州、太原、武汉、长沙、杭州、广州等17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尤其今年西兰、西成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以“大西安”为中心的西南、西北地区高铁与全国高铁网实现互联互通,西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枢纽地位将更加凸显。
“十三五”期间,围绕构建以“大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全力加快西安至武汉、西安至银川、西安经延安至包头、西安经安康至重庆、西安至十堰等高铁建设,构建3小时到达周边城市群,4至6小时到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快速便捷的高速铁路网。五年建设铁路规模约3500公里,铁路营运里程突破6500公里,西安与周边8个省会城市实现高铁连通。
与此同时,围绕大西安发展和关中城市群建设新要求,积极推进关中城际铁路建设,我市重点加快北客站至机场、西安至韩城、阎良至机场、西安至法门寺等5条城际铁路建设。形成“环+辐射”的城际高速铁路网构架,实现县县通高铁、半小时到达各区县。
目前,西安市境内承担客运业务的铁路车站为西安北车站、西安车站和西安南车站,旅客日发送量达到12.8万人次。西安北车站2011年1月建成投运,是国家大型高铁枢纽和西部地区高铁动车组列车停靠最多的车站。守望古城80余年的西安火车站也在进行改扩建工程,到2022年,不仅自身运力将扩容,还将形成拥有南北双广场、双站房、双地铁、多通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并与城墙、大明宫等周边旅游景区融为一体,成为西安城市发展新的地标,我市境内也将形成“四主站、一辅站”的铁路枢纽格局。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