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西安八成饮用水源来自秦岭 2020年力争实现骨干河流全域化治理

2017-12-21 08:07  西安晚报  字号:T|T

昨日,全省水系建设暨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推进现场会在蓝田县举行。记者获悉,优质的地表水资源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6年城市供水达5.8亿立方米,其中80%的饮用水源来自于秦岭北麓。到2020年,我市力争实现骨干河流的全域化治理任务。

西安自古就有“八水绕长安”的美誉,48道峪口河流、4座大中型水库及90多座小型水库就分布于秦岭北麓。我市借助资源优势,认真践行“两山”理论,充分利用好、展示好秦岭北麓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使秦岭北麓成为我市展现水生态文明成果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践行柔性治水、系统治水,扎实推进“河湖长制”,统筹实施“五水共治”。以城市河湖、山塬水库为载体,以河流湿地工程、水域生态修复、引生态水进城为重点,加快生态恢复“八水绕长安”工程,全市水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渭河、灞河等10条主要河流堤防得到有效治理,新建、加固标准堤防514.74公里;建成了昆明池试验段等15座湖池,新增生态水面面积1.5万亩;建成浐灞国家湿地等15处湿地,新增湿地面积3.3万亩;建成了大峪、沣峪两大生态引水系统,推动了河库湖池水系连通,年均提供生态水7900万立方米,有力改善了水生态环境,初步形成了“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池,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未央汉城湖,中有明清护城河”的城市水系新格局。按照省水利厅统一部署,我市重点实施秦岭北麓峪口治理、稻田恢复等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蓝田积极探索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模式,为推进秦岭北麓水生态治理工作创出经验;鄠邑、长安、蓝田等沿山区县恢复水田1845亩,鱼肥荷香的水乡田园风光再现“大西安”。

下一步,我市将制定落实西安市剿劣水三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提标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十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60%以上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实现剿劣水目标任务。同时,以“河长制”为抓手,以河流全域化治理为目标,全面推进“8+5+2”大西安水系全域化治理工作。按照中省工作要求,尽快完成市级及区县级河湖“一河一策”规划方案编制工作,逐条实施,重点完成灞河、沣河、涝河、潏河全域化治理,力争到2020年,实现骨干河流的全域化治理任务。(记者 赵辉)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教育扶贫结情缘,携手共进创辉煌——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对宜君县高级中学高考复课进行调研指导

    2017-12-20 16:13阅读

    发广告就可领工资?西安多人加入“华视分享”公众号兼职被骗

    2017-12-20 23:54阅读

    中国博物馆协会非国有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会员大会在西安举办

    2017-12-19 08:58阅读

    依托“省会经济” 西安市平均工资67428元领跑全省

    2017-12-18 00:50阅读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赴仁仁药业检查顶岗实习工作

    2017-12-15 16:25阅读

    西安市民买保险柜接连两次打不开 差点就上切割机了

    2017-12-15 01:26阅读

    市长上官吉庆会见希腊总理首席法律顾问瓦西莉基·萨努一行

    2017-12-13 14:4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