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户口给现金不限购 西安成都武汉等16城轮番上阵抢人才(3)
“给老虎一座山,给猴子一棵树”
环境是硬实力
吸引人才不仅仅是是诸如物价低、房价不太高、出行方便、千年古都、产业相对完善等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比较重要。如果雾霾天气太多、环境污染较大,也会影响到人才进入城市的积极性。
成就人才的环境,比物质待遇更宝贵。物价低、房价不太高、产业相对完善等是西安的优势。但是,与东南沿海城市相比,西安的自然环境肯定处于劣势,最近的雾霾天气让西安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有人把硅谷比喻为热带雨林,有高科技企业发展壮大的阳光、空气和水分。西安应该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方面齐发力,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
观察人士认为,吸引人才也不能一味的吸引高端人才,人才自身的优势不同,其特点也不同,给社会的共享要有互补性。环境竞争的核心就是“给老虎一座山,给猴子一棵树”,如果是高端人才就给提供研究的平台,是普通人才就要有其发展的空间,城市吸引人才要聚焦全面性、平衡性和互补性。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卢山冰对记者表示,人才是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之本。由于人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奖钱、奖房子都不足为怪,这是对人才价值的基本肯定和认可。
抢人不易留人更难
西安发展要广招人才强产业
近年来,为吸引人才落地扎根,不少二三线城市在住房、户口、创业扶持等方面给予高学历人才政策优惠,这也被舆论称之为新一轮的“抢人大战”。
“抢人不容易,留人更难。‘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一份工作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乃至前途命运一辈子的大事,每个人都需要理性做出职业选择和人生规划。”财经评论人严跃进说,各大城市争抢焦点其实是高端人才、智囊人才。对个体来说,不管在哪工作,各项开支和家庭生活成本是绕不开的话题,如今城市生活压力加大,人才对薪酬要求提高也属正常。
观察人士指出,抢人不易留人更难。想要留住人才关键需要产业链条完备。产业与人才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产业结构决定人才需求结构,产生“拉力效应”;人才结构是产业升级的内在动力,产生“推力效应”,这两者相辅相成。人才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融合,形成“人才驱动—产业发展—人才集聚”的良性循环链。只有产业配套上去了,才能让人才找到自己施展才华的平台,再能安心留下来。
陕西省经济学会会长张鸿教授分析,西安要做人才高地,关键要留住人才、更新观念,不妨通过相关指标,鼓励企事业单位完成,政府部门给予资金补贴。大西安发展首先要广招人才、强产业、硬科技、软环境。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