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探访“灯笼村” 曾经的“西安名片”如今处境尴尬(2)
这里的灯笼曾经是“西安名片”
中国的灯笼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中期。公元前65年,汉宣帝将现今曲江池东南的一块地方选定为陵墓地(即今杜陵),并迁徙了许多达官贵人在该地居住。而汉代就有了元宵节,从皇宫到平民家中,都要悬挂花灯以示喜庆。自此,三兆村一带就有人以制作花灯为生。三兆村的灯笼曾经是一张远近闻名的“西安名片”。
2月8日,记者来到了三兆村,还没到村口,远远就看到路边摆满了五彩斑斓的花灯摊,买花灯的人中不少是奔着这里的名气来的。
走进三兆村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家门口挂着出售灯笼的广告,各家门口悬挂的大型红灯笼很是抢眼。在一家灯笼制作厂房里,工人们正在抓紧赶制。村里多是家庭作坊式经营,靠自家的院落和门前的狭窄空地开办宫灯厂。别看门面小,但生意还不错。一位花灯摊的女老板告诉记者,在西安三兆村,做灯笼的村民每户至少年产5万到10万个,规模大的可以达到30万到50万个。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