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建议筹建“西迁精神”纪念馆
“西迁精神”不仅是一批西迁的人的故事,更是一种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 在此次全国两会上,李梅、李香菊、王晓萍、张炜等7位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就建立“西迁精神”纪念馆做了联名提案,倡导在全社会传承弘扬“西迁精神”。
李梅委员:“西迁精神”不仅是一批西迁的人的故事
两会之际大型秦腔现代剧《大树西迁》在北京上演,3月8日,这部戏的主演、住陕全国政协委员李梅告诉记者,这部秦腔现代剧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为西安交通大学老教授们点赞的“西迁精神”具体内涵。
“这出戏其实我们十年前就已经排演过,截至目前已经演了400多场。此次在北京共演4场。目前演出的效果非常好,得到了首都普通观众、交大校友、还有一些北京专家的高度好评。”在李梅委员看来,“西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交通大学的老教授们当年为了西部的开发,献了青春献子孙,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西部的教育事业建设,他们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奉献,更是一种家国情怀。他们在西北扎根几十年,让一个上海的优质大学在西安得以繁衍生息,继而又缔造了一个国家名牌大学。不仅为西部培养了大批的顶尖人才,也为西部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我觉得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愿意通过这样一部戏来歌颂他们,歌颂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奉献精神。”李梅说。
作为这部戏的主演,李梅委员对这份提案也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建议建设‘西迁精神’纪念馆,是希望大家记住这段历史,同时把这种精神弘扬下去。‘西迁精神’不仅是一批西迁的人的故事,当年来支援大西北建设的也不仅仅是这些老教授,还有很多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建设者,所以‘西迁精神’还是我们民族艰苦奋斗的一种体现。”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