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留法博士写擀面论文火遍朋友圈 博士: 只为幽默一把(4)
论文是怎么产生的:
留法博士: 写论文只是为了幽默一把
昨日,记者电话连线了论文的作者张亚辉,他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西北工业大学,专业为飞行器设计,三年前赴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攻读博士,专业为固体力学。昨日,他向记者讲述了这篇论文的产生过程。
张亚辉说,在法留学吃西餐吃多了就会腻,于是他就自己学着做饭,晚饭和周末都自己做饭吃。张亚辉家在宝鸡,和所有老陕一样从小吃面长大,虽然在家里很少擀面,但看着妈妈擀面也学了几手。大约半年前,他开始自己擀面,刚开始和面擀面把握不好,后来经过多次练习,掌握了擀面的要领,“不敢说全法最正宗,全巴黎最正宗肯定是没问题的。”
“我其实本意是为了幽默一把,这些科学原理本科生都懂的。”张亚辉说,这篇文章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论文,只能算是一篇科普文章。
4月13日,张亚辉将这篇论文发到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截至昨日,这篇文章的点击量已经突破十万加。而且很多人指出了文章的一些瑕疵。
张亚辉说,虽然有的问题并非他的专业领域,他不一定能回答上来,但是能获得这样的关注度他很高兴,这也为他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更强的动力。
张亚辉说,他并非此类论文第一人,科研圈很多人都在做类似的研究,有人分析怎么穿秋裤更利于保暖、有人研究女孩子跑步时马尾的摆动频率的力学原理,这种从日常题材入手,用专业的研究方法进行定量研究,价值在于科学研究方法。他的这篇论文并没有进行定量分析,所以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一篇论文。
张亚辉说,这篇文章受到广泛关注给他的一个启发是,科研并不一定都是“卫星上天”。从某种角度来讲,“有用”和“没用”不是科学研究价值衡量的绝对标准,能通过日常的素材让更多的人获得科学道理,这也是科研的价值所在。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