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频道 > 正文阅读

透视“西安户籍·人才新政”养老 年增百万60岁以上或有16万(4)

2018-05-02 09:18  华商网-华商报  字号:T|T

医疗

如何应对人口激增看病难?

西安市卫计委已制定方案,上报市政府待批

赵玺博士系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特聘研究员,也是我国大数据算法与分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下设的社会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今年4月,赵玺博士和专家、学者们一起对2018年第一季度新迁入人口进行调研,并借助高德地图汇总城市静态功能数据(POI数量和密度),对西安市各个区县医疗资源进行调研和分析。

通过调研和大数据分析,西安市各区县医疗状况(POI数量)是这样的:医疗数量最高的是雁塔区,医疗单位数量256个,其次是莲湖区,数量185个,随后数量上百的依次是未央区(145个)、灞桥区(123个)、新城区(118个)、碑林区(116个)。其他区县医疗单位数量均低于100个,但在这个范围内,浐灞生态区(9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9个)、经济技术开发区(55个),医疗资源仍远远高于其他区县。

分析发现,西安全市医疗资源POI密度分布图中,最高的是碑林区,密度指数0.8286,其次是莲湖区,密度指数为0.8114,雁塔区指数是0.6615,新城区指数是0.6484,其余各区县均在0.02以下。

“通过大数据我们发现,西安市的医疗资源分布呈现出区域的不平衡性,”赵玺博士说,全市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和新城区,其他区县的医疗资源相对而言比较欠缺。建议加快其他区县医疗资源投入建设。

据西安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到2020年前,西安将按照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提升医疗资源总量,重点规划布局好新建城市区域的医疗机构布点。有关负责人介绍,至2020年,全市拟规划新增48家医院,其中新增三级综合医院21所,新增二级综合医院27所。主要在城市新建城区和远郊县(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地区,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医院,并在每个开发区建设一座三级甲等医院,例如航天基地的人民医院、国际港务区的陆港医院等。

三级综合医院21所分布:在雁塔区曲江新区、丈八东路、西沣路板块各增加1所;在莲湖区大兴新区增加1所三级医院;在灞桥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各增加1所;在未央区行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浐灞生态区、火车北客站各增加1所;在长安区航天基地、韦郭路郭北村、西太路羊元村各增加1所;在阎良区迎宾大道设1所;高陵区在西安市经开区泾渭地区、鹿苑大道设各增加1所;在蓝田县、鄠邑区、临潼区、周至县各增加1所;在沣东新城科技统筹资源改革示范区新建1所三级医院。

重点鼓励发展康复、老年病、儿科、精神卫生、妇产专科、肿瘤六大专科医疗机构。大力发展康复医疗、老年病专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部分功能定位不明确、利用率较低、位于社区的公立一、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或老年病院。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儿科、妇产专科、精神卫生、肿瘤等专科,也可以通过三级专科医院与基层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或者设立医疗延伸点等方式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根据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社区或街道内居民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全科诊疗和分诊以及社区康复护理、基本公共卫生等服务。到2020年,每个街道设立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中心服务3-10万人,对于人口过多(超过10万人)或面积过大的街道办事处可设置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距离中心较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提供服务的小区,可适当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1.8-1万人。

西安市卫计委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说,在“户籍新政”、“人才新政”等招才引智新的形势下,近期市卫计委已制定好规划方案上报市政府等待审批,西安将在医疗机构布局调整及建设上进行全力提速,以满足大西安建设中越来越多人口的就医需求。 记者 李琳 程彬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

全站热点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西安:剑指沉疴开新局

2018-05-01 13:19阅读

长安通推出电子发票等六大新功能 覆盖西安227条线路

2018-04-29 17:41阅读

西安民办小升初摇号、面谈比例为4:6 6月12日10时正式摇号

2018-04-28 23:37阅读

五一出行趋势报告:西安古城墙排热门景点第九

2018-04-27 09:04阅读

西安市第二保育院 定期筛查 预防为先

2018-04-25 18:32阅读

助力乡村校长 共谋教育发展

2018-04-24 17:25阅读

一名基层信息员在考务工作中的足迹

2018-04-23 11:2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