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园里感受唐风唐韵 “盛唐气象”让游客流连忘返
唐装美女与游客互动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又到一年端午佳节。6月18日,恰逢唐都长安1400年,在如此特殊的日子里,穿唐装、做“唐人”,来大唐芙蓉园一起“穿越”到1400年前的大唐,一起感受最原汁原味的盛唐节日气氛,成为众多市民游客在小长假里的选择。
竞技赛事花样众多
端午当天玩“立蛋”,一个蛋,两个蛋,三个蛋,根本停不下来……只要方法对了,鸡蛋都可以立起来呢!这个端午小长假里,在芙蓉园仕女馆举办的第三届“立福蛋”百人挑战赛战况喜人,百余名市民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共同见证又一个“奇迹”的诞生。
“童趣竹马扇扇乐”也是一个充满童趣的竞赛,尤其是用扇子扇动着各自驾驶的萌趣小龙舟,看起来更是充满喜感。别小瞧这一条条小小的纸龙,这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沅陵纸船龙舟呢。大朋友、小朋友们手持扇子,扇着纸船龙舟,你追我赶,奋力前进,场面令人忍俊不禁。
端午吃粽子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自己亲手包粽子则更能体味节日的氛围和感知历史民俗文化。在紫云楼广场上,“大唐皇家御厨”手把手教市民游客包粽子,只需一捧糯米、三两张粽叶。很多年没吃到手工粽子的袁小姐感叹:DIY粽子的过程并不复杂,城里人忙于工作,少了对包粽子、制香囊这些传统文化的体验,这次包粽子大赛,让大家比一比谁更心灵手巧,感觉特别好。六岁的轩轩小朋友现场也包了一个缠绕着红线的粽子,说是要把满满的祝福亲手包在粽子里,送给亲人。
领略唐代市井民风
唐诗,一张绣口便吐出半个盛唐,长安在无数诗人心里复活。2018年端午节,在独具唐文化基因的大唐芙蓉园里,一场结合陕西非遗、长安诗词雅集的文化盛宴与游人见面。当天,陕西文化艺术界名人、诗词爱好者及长安诗词守护人等云集芙蓉园,共同开启“长安诗词大会”,用长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用文化的力量展示中国风采。
在银桥飞瀑前,身着华丽服饰的唐代仕女将手持艾叶蘸取的百草药水,向游客洒水施礼,为市民送上具有平安幸福美好寓意的“长命缕”香包。
在刚刚开放的胡店丝路风铃小镇中,市民游客穿过点缀葡萄、石榴、大葱、茄子等胡瓜胡果装饰的百米风铃长廊,道路两侧有胡人手牵骆驼造型花艺置景营造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丝路风情景观。
除此之外,民俗大联欢、民族风情舞蹈、胡姬酒肆、大唐鼓宴等民俗经典,也是热闹非凡。迎宾盛典、大唐茶礼、赐妃大典、东仓鼓乐、梦回大唐等盛唐皇家歌舞轮番上演,爆笑情景剧《双喜临门》《杏园题诗》更让市民感受了唐代市井百态。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