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名城里孩子牵手安康山里娃 上演“变形记”
7月13-15日,由安康市义工联、汉滨区团委联合发起的我做三天山里娃大型公益活动在安康市拉开序幕。来自西安、安康的十六名城里孩子与安康市汉滨区坝河镇兴隆村的八名贫困家庭孩子共同参加的体验互换活动。在三天两夜的体验中,他们与贫困家庭孩子一块儿同吃同住同劳动,身临其境地体验农村真实生活。
由于生活环境的区别,城里的孩子不知道农村的苦,甚至不知道庄稼长成啥样,有时就连土豆与红薯、葱苗和蒜苗、豇豆和四季豆、黄豆与小豆等都分不清......让城乡小朋友互换下空间,相互体验下别样的生活,对他们生活的积累、人生的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一位西安孩子的妈妈说。
汉滨区坝河镇位于位于旬阳县、汉滨区、平利县三县交界处,有一脚踏三县之称。兴隆村位于本镇东南方,距离安康城区约54公里,开车约需两小时左右,是一个非常偏远、居住分散、交通信息相对落后的小村庄。为了上学,有的孩子需要翻山越岭才能到达。或许正因为这里的偏僻,镇内的山山水水、森林植被、农家小屋、人文风情等才得以保持原始的风貌和风味,也是一块旅游资源尚未开垦的处女地。
一路上,蓝天白云、青山环绕、绿树成荫、蝉鸣鸟语......让孩子们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一会儿问这,一会儿问那,要不是有跟随的公益人员在,几乎都会被问的哑口无言。行走在弯弯的山路,感受别样的桃园世界,心情真的很好。
笔者跟拍了两个家。一家是入住崔某曼家庭的曹某心和王某博同学,一家则是入住崔某娜家庭的刘某昕和郝某晟同学。崔某曼全家6口人,爷爷失明,奶奶年老体弱,妈妈负责照顾老人和三个小孩以及务农、养鸡喂猪,爸爸独自外出赚钱养家,非常辛苦。崔某娜是该镇兴隆小学四年级学生。父母离异后,父亲常年外出务工,赚钱养家,平时和奶奶一起生活。
新朋友来了后,当然特别开心。于是,孩子们带着新朋友在房前屋后不停转悠,给他们介绍自家种植的庄稼、蔬菜和水果,给他们讲解什么季节该种什么庄稼,如何区分食品蔬菜,如何防蚊虫叮咬等。崔某娜是第一次当解说员,虽然忐忑,但依然显得十分老练。
孩子们抵达后,吃罢午饭,便开始了第一天的体验。崔某曼、崔某娜分别带领他们学喂猪、喂鸡、打猪草,施肥、种菜、摘果子等,瞬间的孩子,似乎成了这两家的主要劳力,不仅干活十分卖力,而且有模有样。而曹某心、王某博、刘某昕和郝某晟四位同学除送去了见面礼外,还与他们分享城市的繁华及交流绘画、弹钢琴、下围棋等。
体验中,孩子们一起放牛、放羊、洗衣、做饭,城市的孩子不再娇惯,即使一个个小脸被柴火熏的漆黑,也都是快乐无比的。通过体验,不但让城市里的孩子了解到了农村的真实生活,而且也让山里的孩子对城市的生活有了一定认识。同时,他们都对自己的人生梦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划志愿者马玉萍说。
汪某禾、吴某篪分别是西安某校2015、2016级学生,他们了解情况后,在班级积极宣传,招募了十名队员组成爱心接力小队,并向班级同学募集善款1700元,购买了图书、书包文具、精美礼盒、体育用品等,为贫困家庭的孩子送去了关怀和温暖。同时,还将于寒假邀请那些贫困孩子到古都西安看看,让他们开阔眼界,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力,通过勤奋努力,考上好的大学。
据了解,本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一起喂养家禽家畜、观察家禽家畜生活习性,与小伙伴们做草料;一起完成暑假作业,制定每日学习计划,酝酿体验生活感受,书写心得体会;一起洗衣做饭;一起做游戏;一起互相教一个小技能,可以是手工或者自身特长;一起排练一个节目,在分享会上进行表演。一起在山野间游戏奔跑,体验乡村的自由无束。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