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华: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本报记者 衡俊昌
全村人饮工程水源地怎么找,流马路建设施工占用群众土地怎么协调,农户危房改造项目怎么实施……随着全村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村主任王兴华成了大忙人。兜里的手机响个不停、摩托车的轮子转个不停、手中的笔写个不停。作为宁强县巨亭镇流溪沟村的村主任,王兴华一直都很忙,只不过以前忙的是自己家里脱贫,现在忙着带领全村贫困户致富。
“2010年我还是贫困户,山体滑坡掩埋了家里的房子,毁坏了田地,加之父母年高体弱,生活陷入绝境”,王兴华感慨道,“危急时刻,村上给我送来救济粮,安排临时居住点,解了我家燃眉之急,又提供贷款给我发展食用菌、养猪,镇上还免费技术培训。都是党的政策好,让我们全家看到了希望,齐心协力才走出贫困,现在还修了砖房。”
王兴华的努力,被群众们看在眼里,2015年他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贫困户到村主任的转变,王兴华给全村贫困户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五沟六梁十二面坡,中间隔了一条河”,距宁强县城以北60公里的流溪沟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土地贫瘠、信息闭塞……几乎汇集了所有的致贫因素,全村共有94户贫困户。
“我家里养了8头母猪,又弄了1万多袋食用菌,技术上都是成熟的,谁有需要都可以来学习,我上门服务也行!”在流溪沟村的小组庭院会上,王兴华站了出来,“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只要肯学习,肯吃苦,没有脱不了贫,致不了富的!”
在王兴华的带领下,周围的贫困户都发展了食用菌,养了母猪,种上了核桃、魔芋、银杏等。贫困户食用菌烘烤不到位坏袋率高、仔猪防疫没效果、核桃病虫害防治……脱贫中乡亲们遇到的这些问题他逐一协助解决。
王明,特困户,发展产业没有技术没有资金,王兴华主动借给他2万元发展产业,并上门指导技术。
骆玉荣,常年外出务工,还挣不到钱,王兴华又主动上门扶智扶志,现在骆玉荣家的袋料香菇比王兴华家的还多。
现在的流溪沟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果、畜、药、菌、芋”五大主导产业长期处于全镇前列。
脱贫攻坚进入到了冲刺阶段,王兴华不仅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又要协调村内大小各项事务,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照顾自己家里事情的时间越来越少。在一窝小猪仔因照顾不周而死亡后,面对1万多元的损失,妻子忍不住向他发了火,王兴华平静地说,“我们家的损失能承受得住,贫困户脱贫才是大事呀”。说后,他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脱贫攻坚一线。
近年来,仅王兴华一人就带动30户农户发展产业致富,其中贫困户有12户,个人向贫困户借款5万余元,指导种养殖技术200余次。他本人多次被宁强县委、县政府评为致富带头人、优秀党员、党员示范户。
本文原载于兵马俑在线(www.wmxa.cn),转载请保留本链接,敬谢!